天津轉型再出發。
1月24日,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
根據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定為:生產總值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新增就業48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其中,2018年天津經濟增速目標創多年來最低。張國清表示,今年將加快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各項任務。著力在“破”“立”“降”上下工夫,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2017年天津市經濟增速為3.6%,今年經濟目標的確定表明天津市政府從過去追求高速增長到現在追求高品質發展,力爭實現脫胎換骨的轉型。
“生死攸關的一年”
根據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過去五年,天津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其中,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4%,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7.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9%和10%,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5%以上,節能減排降碳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2016年到2017年天津市經濟增速出現明顯下降,由9%下降到3.6%。
為此,1月3日召開的天津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對天津來說,2018年是搶抓歷史性視窗期,闖關口、度關山,實現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
這次會議還提出,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點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長期困擾天津經濟發展,“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生死關頭。”
張國清在1月24日召開的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表示,天津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如思想解放與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還不適應,“官本位”思想、計劃經濟思維、封建保守觀念仍不同程度存在;動能轉換與高品質發展的要求還不適應,產業結構偏重偏舊,體制機制活力不夠,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等。
1月11日召開的的濱海新區第三屆人代會對外宣佈,濱海新區GDP更改統計口徑,由註冊統計口徑調整為在地統計口徑,2016年GDP由原來的10002.31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降幅達1/3;2017年GDP預計為7000億元。
陳耀認為,濱海新區調整GDP資料是一種進步,是一種理性回歸,必將對全國其他新區或者城市產生重大影響。
在天津市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表示,“必須從‘速度情結’‘換擋焦慮’中擺脫出來,從落後的發展理念中擺脫出來,從粗放的發展方式中擺脫出來,徹底甩掉單純追求GDP增速包袱,下決心推動高品質發展。”
以開放倒逼改革
根據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圍繞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著重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首先就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今年天津將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全年處置“僵屍企業”260戶;持續深入去庫存,盤活空置樓宇300萬平方米、示範工業園區低效閒置土地1500畝等去產能工作扎實有效進行。
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上,天津市將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深入對接《中國製造2025》,培育壯大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等十大高端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中歐先進製造產業園、濱海新區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先進製造業比重提高到60%以上,繼續實施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累計6000家以上企業實現轉型。
2018年,天津要著重抓好的工作還包括,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精准脫貧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體制機制改革、高水準雙向開放。
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即推動創新發展的現代化天津建設取得突破性進;推動開放包容的現代化天津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天津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民主法治的現代化天津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文明幸福的現代化天津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為此,天津要成為全國領先的創新型城市和產業創新中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6%,綜合科技創新水準保持全國前列。還要爭創全國發展軟環境最優地區,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能力顯著增強,開放型經濟優勢更加突出,國際化程度提升到新水準。
陳耀指出,天津作為北方的製造業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其產業和交通優勢並未充分釋放出來,希望天津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機遇,實現新的突破。
目前,天津正在積極申報自由貿易港。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高標準建設自貿試驗區,以國際視野和顛覆性思維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積極爭取新的試點政策。
陳耀認為,天津需要加大以開放倒逼改革的步伐,早日從自貿區升級到自由貿易港,分享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改革紅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