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武漢2017年GDP達1.34萬億 今年爭取長江新區落地

中国财富网
2018-01-11 14:38

已收藏


1月10日上午,武漢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武漢市長萬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通過突出打好“工業翻身仗”,武漢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預計2017年GDP達到1.3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8%。

萬勇表示,2018年GDP增速目標擬設定為7.8%,同時“爭取獲批國家級長江新區,增強城市未來發展競爭力”。

爭取長江新區獲批

萬勇稱,2017年的工作亮點之一,是通過突出打好“工業翻身仗”,推動武漢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6年前後,武漢石油化工、鋼鐵及深加工、日用輕工、食品煙草等傳統優勢產業產值大幅下降,工業投資同比下降,增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靠後。

而在2017年,武漢工業經濟強勢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創36個月新高。

其中,新增千億產業1個,百億企業3戶,東風本田成為首個千億企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4戶。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技改投資是上年的2.5倍;武漢天馬六代線、上汽通用二期等271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建成投產。

工業上的企穩回升,推動了武漢成功扭轉本輪週期性下滑態勢。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4萬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同時這兩項指標近三年來首次高於湖北全省的發展速度。

2017年,武漢市的多個主要經濟資料均在全國處於優勢地位。金融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居中部城市首位。實際利用外資96.5 億美元,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新增國家雙創示範基地4 個,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

2017年武漢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00億元以上,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6000億元,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02.9億元,增長11.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長。

萬勇還表示,2018年“爭取獲批國家級長江新區,增強城市未來發展競爭力。”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武漢市擬申報的國家級新區主要在武漢長江以北的地區,準備申報的區域面積約600平方公里,涵蓋了武漢主要的空港、陸港、水港。

1月10日,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長江新區”這一規劃的提出,推動武漢成為“世界亮點城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世界亮點城市”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17年初武漢市兩會期間。彼時,武漢希望通過建設成為世界亮點城市,從“三鎮時代”邁向“長江時代”,並提出“長江新城”規劃。

葉青認為,“長江新區”和“長江新城”同屬於一套規劃體系,主要區別在於賦予的任務不同。新區概念是推動武漢建立一個國家級新區,而新城則主要是武漢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後的專案實施主要承載地。

“校友經濟”實現突破

葉青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2017年武漢市經濟較此前幾年有了較大的突破,突出表現為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速在湖北省“雙領先”。

2017年武漢著重招商引資、發展校友經濟。葉青說,大量校友回漢投資,一方面是對過去在漢學習生活的情感回報,另一方面是看重武漢未來的投資潛力。

葉青認為,2017年武漢另一個亮點是大學生留漢就業安居方面也取得顯著成績,表明武漢的人才工作行之有效。

對於上述兩方面,萬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亦有所提及。

2017年,武漢市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簽約金額2.58萬億元,實際到位資金8227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項目簽約金額1.3萬億元,超過招商引資總額半數。此外,小米科技、科大訊飛等25家知名企業“第二總部”紮堆武漢。

萬勇稱,在2017年,“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創歷史新高,30.1萬名大學畢業生留漢,新增落戶大學生14.2萬人。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畫始於2017年初,當時武漢市明確提出未來5年內要留住100萬大學生創業就業,進而把武漢打造成“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

2018年,武漢市將繼續深化“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確保全年吸引大學生超過20萬,並啟動“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力爭每年引進20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同時,武漢還要持續推進“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舉辦海外和國內主要城市系列專場,吸引更多校友企業家、校友科技人才回漢發展,力爭每年至少引進2名諾獎得主、20名外籍外地院士和一批商界領袖。

2018年,武漢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7.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全面完成湖北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