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服務業或成長三角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

北京
2015-12-25 12:18

已收藏


作為中國服務業最為發達的城市群,長三角的服務業目前情況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處?這將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性樣本。

21世紀宏觀研究院通過對江浙滬皖三省一市服務業近十年的資料梳理,以及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共計235家的服務業公司2015年三季度報進行分析,從縱橫兩個維度試圖還原在經濟轉型中,長三角地區服務業的發展圖譜,並希望由此發掘長三角未來的增長力。

通過資料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增長驅動力已經由工業驅動為主轉變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驅動,其中上海經濟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明顯轉向為服務業。 2.長三角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通過規模效應或者減少資訊不對稱,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促進製造業發展。未來,兩者將出現融合創新發展趨勢。 3.從服務業上市公司數量上來看,長三角服務業的結構仍是以傳統服務業為主,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和資訊服務業佔據主要地位,但虧損企業也集中"紮堆"在批發零售業和房地產業。同時,需要指出的是,社會服務業比重低,其中所屬教育類僅有1家上市公司,所屬衛生和社會工作有4家上市公司,說明教育、衛生和社會公共管理等社會服務業的市場化發展在長三角地區仍顯不足,存在想像空間。 4.從目前的盈利情況來看,文化、環保等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衛生、環保、文化體育娛樂等上市公司中,超過90%的公司出現了盈利的正增長。

此外,三季度最賺錢的上市公司都集中在金融業,成為服務業中的"賺錢王"。就連資訊服務中利潤情況最好的同花順和東方財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生產性服務業(銀行、保險、房地產等)、流通性服務業(交通、通信、零售等)、消費性服務業(旅館、餐飲、娛樂等)、社會服務業(教育、政府、郵政等)的劃分標準,生產性服務業和流通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的發展最為相關。

根據上述提到的服務業劃分標準,21世紀宏觀研究院對4地共計235家在滬深兩地上市的服務業公司進行了分類分析,從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服務業未來都將得到快速的發展。儘管大部分服務業上市公司總體利潤情況好於製造業,但也已經出現了分化。

21世紀宏觀研究院認為,隨著人均GDP的不斷增加,消費趨勢將呈現生存性消費向發展性消費的轉向,教育、醫療、養老、出版、旅遊、環保等產業將迎來"風口"。特別是伴隨著全面二孩政策逐步落地和人口老齡化加速,教育、醫療、養老等產業需求量會增加,應加大在這些產業方面的市場化佈局。

目前,長三角的省份已經看到這些行業未來的增長力,在各省對"十三五"的定調中,服務經濟已成長三角各省的"標配"。其中,浙江提出大力推進產業創新,明確了資訊、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等七大萬億產業創新發展思路,著力培育支撐浙江未來發展的大產業。

江蘇則在"十二五"重點發展了金融、現代物流、軟體資訊、科技研發、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十三五"仍將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而上海則在"十三五"期間將智力密集、特色突出的現代服務業作為經濟中心的重要載體。但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業占比近70%的上海,在"十三五"的規劃建議中提出了製造業比重力爭保持25%左右,以避免產業"空心化"。這其實也為與製造業相互促進的生產性服務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