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中國經濟“存量趕超”:財富規模大幅增長 總體金融風險有所緩釋

中國證券網
2021-03-01 15:07

已收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鐘斯)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2月26日發佈《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通過編制2000年至2019年共計20年的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資料,從存量的角度把握這2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方向。

  “編制資料有助於‘摸清家底’,財富相較GDP在衡量一國綜合實力方面無疑更具代表性。”《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認為,就20年的時間跨度來看,中國財富規模大幅增長,充分反映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披露的資料顯示,中國社會總資產由2017年的接近1400萬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1655.6萬億元。考慮到2019年的社會總負債達到980.1萬億元,當年的社會淨財富為675.5萬億元,人均社會淨財富約為48.2萬元。

  另一方面,經過20年發展,中國GDP由2000年的10萬億元攀升到2019年的接近100萬億元。

  2000年至2019年,中國名義GDP的複合年均增速為12.8%,社會淨財富的複合年均增速為16.2%。財富增速快于名義GDP增速,更快於實際GDP增速。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判斷,由於GDP是流量指標,財富是存量指標,從這個意義上,中國經濟的“流量趕超”已經讓位於“存量趕超”。

  報告認為,中國社會淨財富相對於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的貢獻:較高的儲蓄率和價值重估效應。其中後者指的是土地增值、股票、房地產價格上漲等因素均促進了存量資產的市場價值上升。從財富分配的角度看,2019年,中國675.5萬億元的社會淨財富中,居民部門財富占比為76%;政府部門財富占比為24%。比較21世紀的前10年與後10年的資料,居民財富占比下降了2.8個百分點。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認為,就金融風險而言,一方面,經過三年多的治理,風險得以緩釋,防風險攻堅戰取得初步成績;另一方面,中國總體金融風險仍處在高位。

  具體看,宏觀杠杆率是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因此“去(穩)杠杆”取得實效,使得總體金融風險有所緩釋。《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分析,金融杠杆率峰值出現在2016年年底,近3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2016年到2019年年底,實體經濟杠杆率(即宏觀杠杆率)保持基本穩定。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提出了存量視角下的“存量改革”建議。比如,推進存量改革,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取消政府隱性擔保、打破剛兌,讓傳統的公共部門債務積累方式無法為繼,形成以市場化風險定價為基準的“可持續”的債務積累模式等;推動“僵屍國企”有序退出;擴大地方債券發行量;盤活政府存款等。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