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明年供給側改革或突出“去杠杆” 債轉股或有較大突破

中国证券网
2016-12-09 09:08

已收藏


11月出口和進口雙雙正增長,釋放出進出口回穩向好的積極信號,也再度印證了當前我國經濟築底跡象顯現。

專家認為,明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繼續深入推進、釋放紅利,去杠杆將成為重中之重。貨幣政策方面,穩健貨幣政策將延續更加注重降杠杆、防風險和穩匯率的思路;財政政策方面,明年積極財政政策在保持一定赤字率水準支持進一步減稅降費的基礎上,將會更加側重穩中有進、精准發力,更加凸顯“結構性”特徵。

改革 供給側或突出“去杠杆”

2017年國內宏觀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但供給側改革的積極效應也會開始顯現。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指出,積極效應顯現將表現在:去產能改善供需關係,工業部門走出通縮,企業盈利持續改善,提振製造業投資信心;去庫存大幅降低房地產市場存銷比,提升地產商補庫存衝動,緩解限購政策對地產投資的負面影響;去杠杆推動貨幣政策更趨穩健,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推動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緩解高貨幣存量下的資產荒現象。

業內人士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十三五”主線,其相關政策將在明年作出適當調整和完善。而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補短板、降成本”五大著力點之中,明年的改革將更為側重“去杠杆”。

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表示,當前非金融企業杠杆接近極限,無論從債務杠杆率的角度,還是資產負債率的角度,非金融企業部門從2008年之後持續加杠杆,杠杆水準明顯偏高;而且從全球的橫向對比來看,中國非金融企業的宏觀債務杠杆水準全球最高。公共部門補貼仍然支撐投資和延續過剩。

在他看來,要破解困局,需利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補短板、降成本。“供給側改革政策推出的一個大背景就是當前我國的外需已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只能靠內部需求來挖掘。而目前我國內部需求的挖掘又存在三個主要的壓力,一是高杠杆壓力,二是產能過剩嚴重的壓力,三是貨幣壓力。因此,預計2017年的重點將落在去杠杆上,而去杠杆的三個方式是減分子、債轉股和加分母。” 他說。

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也認為,今年主要是在去產能、去庫存方面推進,預計明年將加大去杠杆力度。他表示,明年政策在債轉股方面可能會有較大突破,也會有更多市場化辦法出臺。預計將有更多資產管理公司參與到債務重整進程中。

穩健 貨幣政策著力“防風險”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8日發佈的報告稱,2016年,貨幣政策繼續堅持穩健的基本取向,更加注重為供給側改革創造穩定的融資環境,以推動實體經濟溫和降杠杆,貨幣信貸穩定增長。估計2016年全年M2增長11.8%,低於年初13%的增長目標,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約13%,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近12萬億元。

央行發佈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延續了此前“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的表述,但在談及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時也首次強調,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業內人士也表示,這種表述的變化,體現了在為供給側改革營造更好的宏觀環境方面,貨幣政策將更為注重“防風險”。

中行報告稱,2017年國內外環境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貨幣市場的擾動因素較多, 預計資金價格將窄幅波動,流動性或延續階段性的緊平衡態勢。“為應對債市高杠杆、資產價格泡沫化等問題,貨幣政策將延續更加注重降杠杆、防風險和穩匯率的思路。近期中長端利率抬升,顯示市場對未來流動性預期更趨謹慎。”報告稱。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貨幣政策未來會朝著適度收緊或“緊平衡”方向去運行,但是由於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壓力,收緊的力度不能過大。他表示,2017年,全球市場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貨幣政策操作也將面臨不小挑戰,比如如何把握收斂的時機和幅度,如何避免境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等。

中行報告稱,隨著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和期限品種的豐富,其預調微調能力不斷提升。同時, 央行與市場的溝通日益加強,貨幣政策意圖的透明度不斷提高,穩定市場預期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強。隨著利率走廊機制的加快探索和完善,相關部門的利率調控能力將不斷增強,預計短期利率波動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不會出現太大幅度的衝擊。

積極 財政政策發力更精准

專家認為,明年積極財政政策在保持一定赤字率水準支持進一步減稅降費的基礎上,將會更加側重穩中有進、精准發力,更加凸顯“結構性”特徵。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財政赤字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間,這是擴大支出和減稅降費的基礎。減稅除了繼續進行增值稅改革外,企業所得稅上也應下功夫,充分體現政府和企業共渡難關的要求。支出方面應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研發投入,夯實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個人所得稅綜合與分類改革加快,突出專項扣除,讓個稅減稅更有效。他還表示,財政政策的實施應有國際視野。當前國際財稅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尤其是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後的種種可能必須有充分的對應措施。

“明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點應該是精准發力,在今年的基礎上穩中有進、穩中提質。”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減稅降費、保持一定的赤字率是必要的,但考慮到財政收入承受能力等因素,一味依賴提高赤字也是不可持續的。應更加注重優化支出結構、提高強化資金統籌、減少沉睡資金和績效不高的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錢用在刀刃上。在支出結構上,要更加注重需求潛力釋放,提高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比如養老、旅遊、文化、體育等消費性需求方面,補民生短板,調動民間資本活力,為穩增長適度擴大需求。

在他看來,防風險會是明年財政工作的重點之一。“比如地方債,今年地方債有了全面的路線圖和任務書,下一步就是要疏堵結合。還要特別注意局部地區、重點領域的財政金融風險。”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要從總量性的財政政策,轉向積極的結構性財政政策。在兼顧總需求的同時,把目標放在結構性改革和公平性競爭方面,減少不利於結構調整和市場公平競爭支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他同時表示,營改增的減稅效果尚未完全發揮出來,還有減稅空間。今後需結合稅制改革對現有的營改增稅率進行調整。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2017年財政政策仍將積極,赤字率進一步提高,赤字規模擴大,財政支出將出現壓縮非剛性支出、向薄弱環節傾斜及通過基建投資支撐經濟增長的“三足並重”局面。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