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兩國角逐科技霸主地位之際,昔日的手機行業先驅諾基亞(Nokia Corp., NOK)正伺機尋找漁翁之利。
這家幾乎已經淡出大眾視野的芬蘭公司已轉型成為全球電信設備製造商,其產品包括蜂窩天線、電話交換機、互聯網路由器和新一代5G無線系統的新元件等,如今是僅次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的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製造公司。
美國目前已幾乎將華為產品拒之門外,因為擔心其設備可能被中國政府強制用於破壞或監控通訊。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正在推動英國、德國和日本等盟友一起抵制華為。
在全球準備升級至5G無線系統之際,這成為諾基亞在推銷產品時的一個宣傳點。5G是一種超高速網路技術,可以支援無人駕駛汽車和互聯網控制的工廠。在美國加大力度向一些國家滲透其反華言論之際,諾基亞銷售人員主動向這些國家的無線運營商推銷自家產品作為替代選擇。
諾基亞首席執行長Rajeev Suri在2月份的一次講話中表示,如果沒有安全的5G系統,重大商業秘密會在網路上洩露,比如飛機創新、藥品配方、電動汽車原理圖等。
與此同時,諾基亞一方面幫助美國展開針對華為的攻勢,另一方面尋求在中國構建自己的業務。主要通過與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成立合資公司,諾基亞在包括香港和臺灣的大中華地區雇傭了約1.7萬名員工。這相當於其在芬蘭員工規模的三倍。另外,該公司還在大中華區運營一家工廠和六個研究中心。
Suri在諾基亞位於埃斯波的總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成為中國的朋友”。埃斯波是赫爾辛基灣對面的一座樹木繁茂的城市。Suri是中國成立的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向中國政府就商業問題提供建議。
Suri曾表示,他的目標是讓諾基亞成為中國的頭號外國供應商。去年,諾基亞在華業務占到其銷售收入的10%左右,達21億歐元(合24億美元)。
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Risto Siilasmaa)是中國與芬蘭組建的一個雙邊企業財團的聯席負責人。李思拓在2017年6月到訪中國期間,宣佈成立一家諾基亞的子公司,專門幫助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擴展業務。
李思拓在此次訪華之行期間發表的一次中文講話中表示,他認為信任是中芬兩國關係的基礎。
為了利用美中之間的分歧坐收漁利,諾基亞正採取芬蘭在冷戰時代採取的策略,該國當時一邊與歐洲國家結盟,一邊安撫東邊的鄰居蘇聯。
這一策略似乎已經奏效。去年7月,諾基亞簽署了一項總值高達11億美元的合同,向中國移動提供設備和服務。按訂戶數量排名,中國移動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三周之後,諾基亞與T-mobile Us Inc.(TMUS)簽訂了一項總值35億美元的合同,向後者提供5G設備和服務。
諾基亞要趕上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華為20年前開始在海外拓展市場。該公司在全球立足的第一步,是憑藉廉價且可靠的設備贏得發展中國家的運營商。
自那以來,華為在整個西方市場都贏得了客戶。運營商表示,該公司提供硬體創新的時間一般都會比諾基亞早幾個月,而且價格也有競爭力。接近諾基亞領導層的人士說,該公司的部分領導者對這一說法沒有異議。華為還駁斥了美國的指控,稱該公司的運作是獨立於中國政府的。
去年夏天,一家芬蘭無線運營商架設了一個用於測試一種華為無線系統的5G網路,以便直接向使用者家中傳輸高速Wi-Fi。若測試成功,可能就不再需要有線電視公司的服務人員上門為家庭安裝互聯網設備了。
而諾基亞直到今年2月份才推出一款有類似功能的產品。
芬蘭電信運營商Elisa的首席執行長Veli-Matti Mattila說:“當時華為是唯一能夠向我們供貨的公司。”Elisa使用華為、諾基亞和愛立信(Telefon AB L.M. Ericsson, ERIC-B.SK)供應的網路設備。
諾基亞首席執行長Suri說:“你可以在一兩個產品上挑我們的毛病,但總的來說我們很有競爭力。”
從木材到輪胎
諾基亞從一家手機生產商變身為電信設備供應商的轉型,與該公司不斷創新的歷史一脈相承。該公司在1865年創辦之初經營木漿業務,公司名取自芬蘭的河流Nokianvirta River,該公司在這裡經營一家工廠。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諾基亞實現了多元化,業務範圍拓展至橡膠和電子產品,生產靴子、輪胎、防毒面具和電腦。
上世紀80年代,諾基亞領跑移動設備和手機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 Inc.的資料顯示,2000年代,憑藉一度隨處可見的諾基亞3310等熱門機型,該公司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一直保持在30%以上。2008年諾基亞還佔有近40%的市場份額。
智慧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一切,開啟了蘋果公司的iPhone和使用穀歌公司Android系統的設備主導手機市場的時代。諾基亞的智慧手機姍姍來遲,而且使用體驗不佳。
2013年諾基亞以70億美元向微軟出售手機業務。當時其市場份額在14%左右。該公司留下了電信設備業務,並在2015年以170億美元收購法國競爭對手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進行業務擴張。
這樁收購交易讓諾基亞成為路由器及其他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一個主要廠商,其客戶包括有線電視和互聯網供應商,也讓該公司超越瑞典競爭對手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排名第一的是華為。
自2015年以來諾基亞一直沒有實現年度盈利。自那以來該公司進行了裁員和高管重組。去年諾基亞實現營收226億歐元(合255億美元),虧損3.35億歐元。1月份諾基亞宣佈進一步裁員,包括分別在芬蘭和法國裁員280人和408人。
諾基亞高管嗅到了美國市場的潛在商機:美國國會在2012年以國家安全為由事實上封殺了華為,當時華為正開始在美國取得進展。
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說,諾基亞是提供端到端產品的僅有的兩家公司之一,也是唯一在全球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這其中蘊藏著機會。
諾基亞收購前美國巨頭摩托羅拉(Motorola)和朗訊(Lucent)的交易為該公司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助了一臂之力。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評估了2015年針對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的收購交易,因為這樁交易包括貝爾實驗室(Bell Labs),這家新澤西知名的研究中心長期參與敏感的政府工作。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最後批准了這項交易。
在美國政府評估華為的潛在威脅以及華為在電信設備領域的主導角色時,美國官員向諾基亞尋求幫助。知情人士稱,諾基亞高管與國會情報委員會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官員舉行了會面。
這些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官員請求諾基亞高管指出電信設備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風險,包括可能受到間諜活動或網路攻擊影響的硬體。
知情人士稱,諾基亞還試圖緩和美國對華為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 簡稱:中興通訊)可能獨霸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擔憂。中興通訊是華為在中國的競爭對手,體量不及華為,但也是華盛頓的抵制目標。
尋求盟友
諾基亞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幫助。芬蘭出口信貸擔保公司Finnvera 2017年與加拿大出口信貸機構達成了一項全新的協定,為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購買至少15億美元的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提供擔保。
出口國銀行為這類交易提供融資雖然很常見,但Finnvera執行副總裁Jussi Haarasilta說,Finnvera一直在討論與美國進出口銀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為諾基亞向其他國家銷售設備提供融資。
美國進出口銀行的一位官員說,美國和芬蘭正在探索向購買非中資公司(比如諾基亞)電信設備的外國買家提供“一站式融資方案”。
美國官員還表示,總統特朗普去年10月簽署的《建設法案》(Build Act)可能會創建一家新的融資公司,為諾基亞和愛立信等公司提供幫助。一位官員表示,這家公司在確保其交易符合美國外交政策方面將有更多自由。
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資料顯示,儘管遭到以美國為首的反華為行動,但這家中國公司2018年仍擴大了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領先地位,市場份額達到28.6%,諾基亞和愛立信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7%和13.4%。
在去年英國政府警告中興通訊的設備可能造成國家安全威脅之後不久,諾基亞便向為英吉利海峽島嶼提供服務的一家名為Jersey Telecom的小型移動運營商展開了行銷。
Jersey Telecom首席執行長Graeme Millar回憶說,當時諾基亞問他們,現在關於中興通訊的公告出來了,是不是要考慮更換供應商?他當時決定繼續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因為更換供應商成本太高。
諾基亞一位發言人稱,這類提議是行業慣例。
諾基亞首席執行長Suri對有關華為的公開聲明一直持謹慎態度,在談到美國及其盟友提出的安全風險時,他很少提到華為和中國。
不過,他的公司正在為支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簡稱FCC)的一項反華為措施進行遊說。FCC的這項提議將禁止農村地區電信運營商使用聯邦資金購買美國認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設備,這些設備基本就是指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產品。
華為反駁了FCC的提案,理由之一是諾基亞也是一家設備巨頭,也與中國政府有關係。
華為稱,諾基亞與中國華信郵電經濟開發中心(China Huaxin Post & Telecommunications Economy Development Center)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華信郵電是中國政府部門直屬單位。諾基亞持有這家合資公司50%的股權外加1股股份。
去年8月,華為的律師在一份監管備案檔中稱,諾基亞與中國的關係(至少)同華為與中國的關係一樣密切,FCC區別對待華為是沒有依據的。
諾基亞在提交給FCC的文件中稱,華為的指責往輕了說是誤導,往重了說是公然撒謊。
來源:華爾街日報,譯者: Coral Zhong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