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代表本週三將開啟新一輪談判,屆時一個通常被忽視的問題勢必會引起美方的強烈關注,那就是中國國有企業在國內經濟中發揮的作用。
40年前,中國開始改革計劃經濟模式。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進一步推動經濟重心從國有企業轉移。然而,國有企業再次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核心,也成為美國談判代表的一大絆腳石。
在美國企業渴望進入的電信、能源、銀行、保險等中國國內行業,儼然已是中國國有企業的天下。例如,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宣佈投資逾1,000億美元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資金投向主體仍是國企。
中國國有建築企業正在亞洲和非洲建設“一帶一路”基建專案。國有銀行經常被要求加大信貸投放,以防中國經濟增長過快放緩。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稱國有企業是國家的支柱。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經濟改革派占了上風。為推動經濟市場化改革,政府將一些中小型國有企業賣給私人,造成數以百萬計國有企業工人下崗。政府在經濟中的影響力逐漸減弱,一些中國經濟學家設法進一步遏制政府權力,其中就包括中國當前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劉鶴。
但中國的改變僅限於此。中國並沒有完全私有化規模較大的國企。中國政府只是出售少數股權,以便獲得資金來組建銀行、能源和電信巨頭,並引進西方管理方式。
隨後,許多方面逆轉了不利國企的政策調整。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國問題專家Nick Lardy稱,自2014年以來,流向國有企業的銀行貸款遠遠高於流向民營企業的貸款,一改之前幾年民營企業佔據上風的趨勢。據這位專家估計,2016年國有企業獲得了中國超過80%的銀行貸款。
Lardy在他《國家的反擊》一書中指出,許多地方政府對其控制下的城市和農村銀行施壓,讓資不抵債的企業免於破產。這加劇了中國鋼鐵和其他大宗商品存在的工業產能過剩,導致中國企業能夠以美國企業無法企及的低價出口產品。
對中國而言,則造成了國企低效而民企難以獲得信貸的問題。 但許多地方則表示,他們寧願這樣的結果,也不願看到在更激烈競爭環境下出現失業和稅收下降的局面。
經濟學家們估計,總體上,中國目前擁有超10萬家國有企業,員工總數約為4,600萬,占城市總勞動力的11%左右。其中最大型的國企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該機構否決了2012年得到劉鶴支援的將大型國企管理權交由獨立資產管理公司的提議。
美國官員稱,談判代表本月早些時候在北京磋商了中國國有企業問題。美國認為,中國國有企業受益於相關補貼以及有利國內企業的行業政策,從而可以應對來自海外的更激烈競爭,有時這些企業還會施壓美國公司轉讓技術以換取在華開展業務。
特朗普政府堅持要求中國放寬對國企有利而阻礙美國競爭的關稅和監管措施。特朗普政府還希望中國減少補貼、優惠貸款等給國企帶來額外優勢的扶持措施。
中國政府認為國企能夠創造就業,進而有利於社會穩定,並認為中國憑藉在鋼鐵、鋁、建築等領域的國內龍頭企業可與外國展開競爭。國有企業也是中國政府管控經濟的一個重要工具,原因之一是中共在任命國企高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通過主要向負責建造公路、港口和住宅的國企提供大量國有銀行貸款來刺激內需,進而對全球經濟形成提振。
特朗普最近發推文表示,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正取得進展。談判的截止日期是3月1日。特朗普的主要談判人員、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持更為懷疑的態度。他的同事稱,萊特希澤懷疑中國的任何市場都不是真正私有化的。他們表示,萊特希澤希望中國證明其願意改變行業政策,之後他才會建議特朗普批准一項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未予置評。
國有企業所發揮的作用給談判造成了另一個兩難困境。美國希望中國進口更多美國製造的商品。但這只會提升國有企業在經濟中以及作為政府工具的作用。
中國提出了採取“競爭中立”政策的想法;“競爭中立”是指國家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但美國官員對中國政府落實該政策的能力表示懷疑。
美國官員正在爭論的問題是如何以最佳方式執行雙方達成的任何協議。一些人傾向於他們所稱的“朝鮮模式”。對於朝鮮,美國表示,在朝鮮證明其已實現無核化之前不會解除制裁。而在中國的問題上,美國只有在中國政府表明其改變了讓國有企業如此強大的做法後,才會取消關稅。
來源: 華爾街日報,譯者:Coral Zhong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