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中國企業破產申請量大幅上漲,但這未必是壞事

中国财富网
2018-12-18 15:03

已收藏

中國為減輕無力償債公司對經濟放緩的拖累所做出的努力已進入高潮,大量破產申請將豐富債券投資者解決債務問題的案例史。
 

備註:2018年資料為年初至今資料
來源:彭博
 
自11月初以來,地方法院已受理或計畫受理至少5家有公開發行債券違約的企業的破產申請。這與過去4年裡申請破產企業數量總和相當。這種新趨勢會繼續下去:中國最高規劃機構於12月4日呼籲地方官員在2020年前清理產能過剩或資不抵債企業的債務。
 
壞消息是,部分債券持有人可能發現,他們從違約發行者那裡拿回的錢比預期的要少。而好消息是,一旦法院程式取代專門的談判,問題解決可能更快。這一過程將使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有機會獲得債務重組經驗。4年多前,中國這個全球第三大債市才開始接受違約的概念。
 
穆迪投資者服務駐香港副董事總經理Ivan Chung表示,債券持有人在破產程式結束後可能會面臨相當大的損失,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學會如何通過法律體系爭取自己的權利,以及如何在債務提案中做出選擇。
 
創記錄的違約量
2018年債券違約量幾乎是去年的4倍

備註:2018年資料為年初至今資料
來源:彭博
 
中國正在穩步鼓勵建立一個信貸定價與借款人風險關聯度更大的金融體系。當地和中央政府數十年來一直在採取行動支持或敦促債權人支援陷入困境的企業。因為如果這些企業倒閉,可能會加劇失業和社會動盪。
 
中國法律事務所Rolmax駐上海高級合夥人Chen Sheng表示,通常情況下,地方政府只有在與金融機構和其他債權人經過長期談判無法達成任何協定的情況下才會允許企業或債權人申請破產。
 
他還表示,部分債權人的損失可能會超過他們的預期。在清算案件中,無擔保債權人的平均回收率可能在10%至15%之間。Linklaters律師事務所駐香港合夥人David Kidd表示,中國破產法院的判決相當公平。
 
破產潮

來源:公開文件,彭博
 
中國破產法已經實施了10多年,但2014年才真正出現企業債券違約。今年以來,發行方違約的地方債券量已達到創紀錄的1030億元,這增加了明確程式的必要性。
 
中國國家發改委在本月初發佈申明鼓勵地方政府和法院協調和支持受理破產申請。關鍵在於幫助清理中國生產率較低的行業,提高生產率和定價能力。
 
長江證券駐上海固定收益部門副總經理孫超表示,“對債券持有人來說,訴諸破產程式是一種保護自身利益的有效方式,儘管這很耗時,而且回收率也不確定。不管發行者最終是被重組還是被清算,債券持有人都能得到一些回報”。

來源:彭博,譯者:Jennifer Lu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