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間,深交所公告,格力電器(000651)擬籌畫控制權變更事項,公司股票自4月1日開市起臨時停牌。
格力電器午間公告,格力集團正籌畫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該事項的具體交易方案尚在籌畫中,相關交易受讓物件應在履行相關國有股權轉讓程式後確定,且相關事項涉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等有權部門事前審批,相關事項能否獲得有權部門批准及批准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公司股票4月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這距離格力電器上一次停牌(2016年11月29日)已有兩年半時間,彼時,格力剛剛終止收購珠海銀隆,複牌後因股價異動而停牌自查。格力電器此次突然停牌,分析師們怎麼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聯繫多名家電行業分析師,均表示,公告未指出大致方向,只能靜觀其變。
那麼格力電器此次控股權變動,都有哪些可能性呢?
猜想一:引入戰投或管理層持股
關於格力電器引入戰投的消息自去年以來不時在市場流傳,但從未被證實。隨著格力電器此次停牌,這一猜想再次浮出水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引入戰投的說法,能夠在珠海國資委網站上找到類似表述。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查詢到珠海市國資委於去年9月印發的一則《珠海市國資國企品質提升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提及要“穩妥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為目標,以產權多元化、引進戰略投資者為突破口,推進市屬企業混改工作。通過股改上市、引進來、走出去、合作投資等方式,加強與各類社會資本的平等互利合作;市場有條件提供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探索以招標、特許經營、服務外包等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降低生產要素成本,提高國資利用效率。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產權代表報告制度和激勵考核制度。到2021年,市屬各級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覆蓋率達到70%以上,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實2到3家,參與投資先進製造業上市公司2到3家。
此外,這份指導意見還談及“調結構優化資源配置”,要求按照“產業相近、行業相關、主業相同”原則,在市管企業內部或市管企業之間進行資源整合。對與主業不相關的輔業、領域,未能進入市屬企業前3名的業務板塊,由位居該板塊前3名的市屬企業重組整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對具有區域特色的主業,鼓勵做特做優,發揮競爭優勢。圍繞縱向延伸企業產業鏈、橫向整合同類行業和同質業務、以優勢企業為主有效配置資源,將航空產業、人力資源、保障房、現代物流、金融等業務板塊納入整合範圍,形成優勢聚集合力,解決市管企業資源分散的問題。加大企業並購、資產置換、業務整合力度,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並將優勢資源持續注入,實現國有資產整體上市。爭取到2021年末,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均達到15家以上,市屬企業總體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5%以上。
猜想二:珠海國資平臺內部騰挪
此外,市場還有一種猜想,格力電器此次控制權變更屬於珠海國資平臺的內部騰挪和梳理,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格力集團可能將控制權讓渡給珠海其他專門的國資控股平臺,有可能由純空殼類的控股平臺接手。
從格力電器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18.22%的股份,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為珠海市國資委。第二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京海擔保”)持有格力電器8.91%的股份,其餘八大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及董明珠本人。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電器二股東京海擔保的身份較為特殊。
為維護經銷商的利益,2007年4月,由10家格力電器區域銷售公司組建的京海擔保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從格力集團受讓格力電器股份,一躍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目前,格力電器董事郭書戰任京海擔保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離任董事徐自發任京海擔保董事。
珠海國資委旗下包括格力集團在內,共有16家直屬平臺,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平臺除了格力電器,還包括華髮股份、華金資本、格力地產、珠海港、珠海控股投資(00908.HK)和華金國際資本(00982.HK)。
美的集團大漲
格力電器控制權如何變更,目前還難以找到蛛絲馬跡。公司曾於3月1日至3月27日密集迎來機構調研,不過調研問題均和公司業務相關。
不論格力電器控制權如何變更,可以肯定的是,這都將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帶來重要影響。就在今年1月,格力電器“超期服役”7個月的董事會終於換屆,董明珠成功連任格力電器第十一屆公司董事會董事成員。在當天股東大會現場,接班人問題再次被提及。
實際上,自去年以來,董明珠在多個場合均為問及格力電器接班人的問題。在今年兩會期間,董明珠明確表示,格力未來的接班人“肯定只會給格力加分,不會對格力品牌未來造成影響。”
這次格力電器控制權變更,新元素將和上市公司以及董明珠本人發生何種有趣的“碰撞”,必大受關注。
今早格力電器停牌的消息也刺激了家用電器板塊,截至記者發稿,板塊漲幅超過3.4%,新寶股份、海信家電、九陽股份、奧馬電器、小天鵝A等領漲,漲幅均超過7%,美的集團漲近6%,盤中一度創出近期新高。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