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共迎來4家證券公司上市,超過10家券商籌備IPO。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28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2238.26億元,實現淨利潤804.80億元,行業整體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業內人士表示,規模優勢和客戶積澱為龍頭券商的業績做出主要貢獻。
掀起上市熱潮
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27日,今年以來已有4家證券公司登陸A股,包括中國銀河、中原證券、浙商證券和財通證券。記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來累計有10家券商成功登錄A股市場(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2家和4家),而此前券商登陸資本市場的腳步並沒有如此急促。2011年至2014年共有4家券商登陸A股,其中2013年這一資料為零。
目前A股共有29家上市券商,H股共有14家中資券商上市,其中同時登陸A股和H股的券商有10家。另外,在新三板掛牌的證券公司達到7家。截至12月27日,在A股上市券商中,總市值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其中中信證券總市值位列第一,達到1780.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上市熱潮並未減退,在IPO排隊企業中,天風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紅塔證券計畫登陸主機板,華林證券、華西證券、長城證券則計畫在中小板上市。另外,財達證券、德邦證券、國融證券、恒泰證券正在進行輔導備案。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券商緊鑼密鼓籌畫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補充淨資本。自2016年頒佈《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後,淨資本對證券公司展業越來越重要。券商為了能夠順利開展業務,紛紛採取上市或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補充淨資本。另外,新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要求,證券公司淨資本達到規定標準10倍及以上的,每一倍數加0.1分,最高可加3分,與之前的規定相比,提高了淨資本的加分門檻,這也是券商加速補充淨資本的重要原因。
業績分化明顯
資料顯示,截至12月27日,申萬券商指數下降12.85%,同期滬深300指數上升20.58%。剔除今年新上市券商,中信證券以15.05%的漲幅位列第一,招商證券和國泰君安也在年內取得了正收益。
今年前11個月,28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2238.26億元,實現淨利潤804.80億元。從經營業績來看,今年以來券商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中信證券居於榜首,實現淨利潤107.79億元。國泰君安緊隨其後,實現淨利潤90.62億元。除此之外,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今年前11月淨利潤分別超過50億元。
東北證券認為,大型券商在客戶群體的轉換及業務來源方面實現了多元化,抵禦市場衝擊能力較強,下滑幅度較為有限;中小型券商在監管趨嚴環境之下,傳統業務受市場影響較大。在全面從嚴從實監管、市場交投清淡、再融資規模大幅壓縮和資管業務去通道背景下,證券行業業績分化顯現,龍頭券商的規模優勢和客戶積澱為自身業績做出主要貢獻。
“我們看好在財富管理轉型過程中能夠運用金融科技力量,建立客戶、產品和服務體系的券商;推薦在券商資管向主動管理轉型過程中實行差異化路線的券商;關注已經謀求傳統投行業務轉型,在‘投資+投行’全產業鏈有所建樹,或向交易性投行轉變的券商。”華融證券表示,行業全面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大券商在人力、資金、品牌等方面有堅實基礎,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抵禦風險能力更強,有內生動力引領行業變革;特色券商深耕細分領域,在單個業務方面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和品牌效應,轉型阻力更小,面臨的陣痛期更短,這兩類券商都有望在券商全面轉型過程中脫穎而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