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 投資

​中國對東盟投資額持續攀升加速反轉

北京
2017-07-14 13:44

Already collect


今年前5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1956.6億美元,大幅增長16.2%。截至今年5月,中國和東盟雙向投資額累計已超過1830億美元。這是7月10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數字。

近年來,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遷移,中國對東盟投資快速增長,2016年中國對東盟的投資是東盟對華投資的三倍。目前,中國正在努力打通由重慶經廣西沿海、沿邊連通新加坡的“渝桂新”南向通道,這一通道與“渝新歐”通道相連將連接中國西北地方與西南地區,連接“一帶一路”,形成一條新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上述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至2017年5月底,中國和東盟雙向投資額累計已超過1830億美元,其中東盟對華累計投資達1080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東盟投資在快速增長。”錢克明表示,去年中國對東盟投資超過90億元,而東盟對中國的投資是30億元,前者是後者的3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東盟主要的外資來源地,在柬埔寨、老撾等國,中國已成為其最大的外資來源國。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從存量上看,東盟對華累計投資要高於中國對東盟投資。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外資最多的除了港澳,就是東盟。

如今,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一方面,中國正在實施“走出去”戰略;另一方面,隨著東盟的擴大,東盟內部發展程度並不一致,此前到中國投資的是東盟中發展比較早的國家,而如今新加入的國家處於較低發展水準,勞動力等方面要素成本較低,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更具吸引力。

此外,中國在東盟一些國家建立的經濟特區成為東盟吸引中國資本的重要承載地,比如在柬埔寨西哈努克市建有面向中國的經濟特區。

中國對東盟投資近年來持續攀升的背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持續轉移。白明指出,上述過程已經持續多年,未來是否還會繼續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東盟國家的吸引力,另外一個則是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內部轉移。在他看來,東盟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便宜,但素質較低,而且產業體系的完整性、產業集聚效應、規模經濟效應遠不如中國,所以這些地區能吸引一部分中國企業,但並非對所有企業都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國有著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腹地,勞動密集型產業除了向東南亞轉移外,也正在向中國的中西部轉移。

“一帶一路”空間廣闊

在分析人士看來,中國與東盟今後經貿合作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帶一路”密切有關。其中,無論是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還是印尼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抑或是越南的“兩圈一廊”規劃,都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工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與“一帶一路”倡議找到大量的契合點與廣闊的對接空間。

白明表示,東盟各國制定了較多發展戰略,但這些國家在資金籌集、施工能力、征地拆遷、市場開發等問題上存在短板,很多戰略都停留在紙面上,而和“一帶一路”對接是一個雙贏的機會。比如印尼的雅泗高鐵、中老泰鐵路、新馬高鐵的建設可以發揮中國在鐵路建設上的長項;而印尼海洋支點戰略中諸多新機場、新港口的建設,也都是中國的長項。

“如今不少人在分析‘一帶一路’時,往往將目光聚焦在‘一帶’上,而對於‘一路’的關注則有所不足。實際上,從文化、政治、宗教、發展水準、資源稟賦等視角來看,‘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僅風險較小,而且商機同樣巨大。未來,在與東盟進行經貿合作時,中國相關地區要進一步找准自身定位,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商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舉例說,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不僅是粵港澳區域合作的升級版,更應成為中國與東盟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從而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拾級而上”提供更多貿易、金融、交通支持。

“渝桂新”南向通道醞釀

東盟是中國“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區域和重要參與方,近期東盟各國先後提出了各自的發展願景。比如“東盟共同體願景2025”“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 2025”、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柬埔寨的“四角戰略”、越南的“兩圈一廊”規劃等。

在錢克明看來,這些規劃中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都是重要內容,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是以這些內容為建設重點的。

白明表示,東盟各國制定了較多發展戰略,但這些國家在資金籌集、施工能力、征地拆遷、市場開發等問題上存在短板,很多戰略都停留在紙面上,而和“一帶一路”對接是一個雙贏的機會。比如印尼的雅泗高鐵、中老泰鐵路、新馬高鐵的建設可以發揮中國在鐵路建設上的長項;而印尼海洋支點戰略中諸多新機場、新港口的建設,也都是中國的長項。

錢克明表示,中東雙方正在共同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領域的重大項目,將繼續共同建設經貿合作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特別是在電力、鐵路、公路、汽車、化工、冶金、建材,還有輕工紡織、資訊通訊、工程機械、裝備製造、農業領域開展產能投資合作。

此外,中國和新加坡正在中國西部地區合作推進第三個國家級專案: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在上述發佈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表示,廣西正積極與重慶、貴州對接,同時與新加坡簽署框架協議,共同探索中國西部地區由重慶經廣西出海、出邊連通新加坡的“渝桂新”南向通道。張曉欽表示,“南向通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從重慶經長江航運出海是 2400公里,運輸時間超過14天,如果重慶經鐵路到北部港是1450公里,運距縮短了950公里,運輸時間只有2天,大大節約了運距和時間成本。如果從蘭州向南到新加坡,比向東出海時間節約5天左右,陸海運距縮短約一半。

更重要的是,打通“渝桂新”通道可以與“渝新歐”通道連接,將中國西北地方與西南地區連接起來,進而將中西亞與東南亞連接起來,也將“ 絲綢之路經濟帶”與“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這條通道將完成“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完整閉環,形成一條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這一通道在海上與東盟 9個國家相連,在陸上與中南半島的 7個國家相連,這將直接帶動中-東經濟走廊的建設及雙方經濟的深入融合,從而進一步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