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漢堡開來的X8044次列車26日順利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是累計開行的第10000列中歐班列。自2011年初在重慶首次開行以來,這個被比喻為“鋼鐵駝隊”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發展迅速,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成果。
中歐班列發展迅速
一組資料展示中歐班列的飛速發展:2011年至2016年分別開行17列、42列、80列、308列、815列、1702列,2017年中歐班列井噴式發展,全年開行3673列,超過前六年的總和。
在覆蓋範圍上,中歐班列已基本形成了國內65條中歐班列線,48個國內城市開行,到達歐洲14個國家、40餘個城市。
貨源組織方面,中歐班列從最開始單一的IT產品,擴大到衣服鞋帽、汽車汽配、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傢俱、化工品、機械設備等數百個品類……
目前,中歐班列初步實現“重”去“重”回,返程班列比例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0%、占去程的69%,已形成以汽配、機械設備、日用品、食品、木材為主的固定回程貨源。
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秉承“共商、共建、共用”理念,充分發揮亞歐大陸鐵路網路優勢,不斷提升中歐班列服務品質和運行品質,有力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和中歐經貿往來,豐富了各國人民的消費生活,搭建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擴大開放、合作共贏的大舞臺。
回程班列豐富國內市場
隨著回程中歐班列越開越多,從歐洲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商品越來越豐富。白俄羅斯牛奶,捷克玻璃、水晶,法國紅酒、乳酪,德國啤酒、牛肉等商品走入中國的超市、百姓的生活。
今年春節前夕,中歐班列(鄭州)開啟了“年貨專列周”,來自歐洲、中亞的進口食品成為不少群眾的年貨優選。鄭州建立依託班列的“班列購”電商平臺和線下實體展銷體驗中心,貨物覆蓋河南省300余家大型商超和120多家直營店,今年上半年,線上線下總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
作為全國唯一回程貨量高於去程貨量的班列,中歐班列(武漢)的開行給企業帶來了紅利。武漢長飛公司國際貨運主管沈青說:“走中歐班列,年綜合物流成本還下降了2000多萬元。中歐班列運行穩定,有利於企業庫存管理和生產經營。”
“中國製造”乘車入歐惠及廣大企業
中歐班列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源源不斷流向中國,促進了中國的進口和對外開放;也向歐亞大陸輸送了大量質優價廉的“中國製造”,幫助國內企業和城市開出了一條條產業帶。
不產一顆咖啡豆,重慶卻在短短幾年間發展出年交易額近百億元的咖啡產業。此前,咖啡貿易多走海路,如今東南亞的咖啡豆運至重慶,加工後向西通過中歐班列銷往歐洲,向東通過長江銷往國內市場和世界各地。
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總經理彭德說:“走中歐重慶班列直達德國僅需十二三天,比江海聯運節省30天、比空運便宜4/5,這改變了傳統物流管道,使重慶成為新的咖啡貿易樞紐。”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雷說,中歐班列(武漢)超過六成的去程貨源,來源於湖北的大型製造企業,助推地方產業發展。“武漢深居內陸,班列的終點也都是亞歐內陸城市,內陸城市到內陸城市之間,鐵路運輸在時效和成本上具有獨特優勢。”
中歐班列的開行也為中國與歐亞國家開展產能合作搭建了橋樑。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的“中哈愛菊農產品加工園”一期建設了年加工油料30萬噸的油脂廠,這個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油脂加工廠2016年12月6日試投產運行。2017年,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與哈薩克斯坦農業部門合作種植150萬畝原料,收穫菜籽20萬噸、小麥10萬噸。
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董事長賈合義說:“哈薩克斯坦小麥和油脂產量很高,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我們可以在哈薩克斯坦尋找到品質和數量都有保障的優質原料基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