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變革技術趨勢,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清潔、可再生、前景廣、儲量大、創新性以及廣泛產業關聯性等特點,是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
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歷了1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在核心技術研發和建設運營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在國際新能源發展中處於引領地位。推進中國新能源建設與國際合作,可以幫助和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同時,也可以實現“一帶一路”建設可持續發展。
現狀與趨勢
長期以來,世界能源總量持續增長,能源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目前,新能源開發利用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許多國家都將其作為提高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在各國政策支持下,可再生能源技術不斷成熟、應用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性持續改善。
可以預見,新能源將為全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和“可持續發展”等三大世界難題做出歷史性、跨世紀的偉大貢獻,新能源的市場前景因此也非常廣闊。根據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的預測,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的供應中將達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占到60%以上。
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實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注重與“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在推進新能源國際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取得了較好的業績。2015年海外投資8個可再生能源專案、總額達200億美元的基礎上,201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海外佈局11個項目,投資總金額達320億美元,成為“一帶一路”地區能源變革轉型中的中堅力量。
競爭優勢
一、領先的全球市場佔有率
2015年,我國在國際社會上承諾2030年左右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約20%。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我國持續維持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能源市場規模最大的地位。截止2016年年底,我國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分別達到了3.3211億千瓦、1.4864億千瓦和7742萬千瓦,繼續引領全球。
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新能源企業積極佈局海外市場,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南非等國家成功建廠,同時,在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地區積極投資開發新能源電站專案。
二、產業佈局和生產製造配套優勢
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在政策和資源的影響下,整體上形成了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格局。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區域分別形成了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在區域分工方面,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主要承擔著新能源產業研發、高端製造功能;中部地區承擔著核心材料研發製造功能。太陽能光伏產業形成了以長三角為製造基地、中西部為原材料供應基地的產業分佈格局。隨著產業鏈延伸,江西新余、河南洛陽和四川樂山等地成為國內矽片製造和原料多晶矽基地。環渤海區域是國內外知名風電裝備製造企業的聚集地,長三角區域也培育了一批風電裝備製造企業,而西北區域則是風電場建設的集中區。
我國的西部和北部地方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新能源發電項目承載地。新能源發電專案通過電網,再輸入到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區。整體上,新能源已形成了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局面。我國新能源產業佈局和上、中、下游的產業分佈有較好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三、價格競爭優勢
隨著科技水準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成本快速下降,新能源平價上網已經指日可待。光伏發電電站投資已經從2010年的2.5萬元/千瓦降到目前的0.6萬元/千瓦,隨著元件效率的提升,元件價格也將會持續下降。2016年底在迪拜出現了2.42美分/kWh全球最底光伏中標電價,而摩洛哥的風電電價已經低於3美分/kWh中標電價。
中國有相當一批優秀的企業已掌握萬噸級多晶矽及晶矽電池、薄膜電池全套工藝和技術,光伏設備成本不斷降低。因此,在很多歐美光伏、光熱企業紛紛破產和倒閉的情況下,中國光伏產業卻能夠浴火重生。
發展途徑
中國雖然是新能源產業大國,卻還不是應用強國,必須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儘快推進新能源的國際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一、修煉內功,提高軟實力
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供大於求,產能過剩嚴重。根據國際新能源市場發展的趨勢和我國提出的“供需側改革”目標,企業應轉變發展觀念,不斷提升技術水準、品牌形象、人才儲備量等企業軟實力,完成從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的轉變。
二、抱團取暖,優勢互補
新能源行業競爭激烈,近年很多歐美老牌光伏生產企業倒閉或者轉產,國際風機生產巨頭也陸續開展兼併重組。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新能源企業更應該積極抱團取暖、協同生長。
新能源製造企業之間,分享產品生產和專案執行的經驗和教訓,避免重複交學費;進行市場行銷管道和售後服務系統的互補,減少同行業之間的資源重複配置,減少廠家的壁壘,從而不斷提升行業整體的管理水準和效率。
在新能源行業全產業鏈生態打造上,促進上游原材料生產、中游產品生產、下游電站應用及運行上的協調發展。主動維護行業平衡,避免由於不當競爭而導致的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共同享受合適的利潤,促進產品供需平衡,避免資源浪費和資本佔用。
三、統籌規劃,多能互補
新能源的發展需充分考慮當地能源資源稟賦,為項目國提供多能互補的一體化能源解決方案,克服新能源間歇性和不穩定的弱點,從而實現各種能源互補和協調增長,促進新能源行業的良性、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如對於光照資源好、電網配套成熟的地區,推薦大型光伏並網電站;對於欠發達的地區,推薦使用離網式分佈光伏電站;對於水資源和水電裝機富裕的國家,推薦採取大型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四、升級產業佈局
一方面,新能源企業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不同特點,進行相互補充和調劑,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新能源技術發展迅猛,企業一定要積極關注和跟進國際新能源技術變革的發展方向,通過技術創新和跨界整合,確保技術先進性和產品的競爭力。
五、全球視野,資源整合
中國新能源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和資源整合的同時,一定要有全球的視野和眼光,要在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背景下考慮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在全球範圍內選擇合作夥伴,整合資源,彌補自身資金、市場、技術等方面的欠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壯大。
發展方向
一、加強本土化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數是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能源不足已成為制約其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這些國家有意願與中國開展產能合作,歡迎中國新能源企業在當地建立工業園和進行技術轉讓,並積極提供稅收減免和投資優惠政策。
通過本土建廠,企業不僅可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和資源的互補互濟,完善全球銷售和產業的佈局,還可以通過項目對當地產業和經濟發展形成帶動作用,樹立負責任的正面企業形象,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實現互利共贏打下基礎。
企業可以選擇政局穩定、合作意向強烈、市場容量大的國家開展產能合作,並與當地企業、金融機構一起合作建廠,共用利益、分擔風險。
二、加強央企與民企合作
中國參與國際新能源合作的企業多數是民營企業,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及東南亞地區,而央企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高鐵、電力、港口等領域,市場主要集中在非洲、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國有企業需要借鑒民營企業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行銷和專案履約經驗,推進管理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實現精細化、本土化、全球化的戰略佈局。而國有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以及市場佈局方面具備優勢,民營企業需要利用國有企業的品牌和管理優勢,實現國際市場的擴張以及產業鏈升級。
企業應充分利用政府和商學會搭建的合作交流平臺,分享成功經驗、減少資源重複配置,齊心協力,更快、更好、更穩健地推進“一帶一路”新能源建設。
三、全球能源互聯網融合
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也帶來了並網與消納、電網系統安全性、遠距離輸送、技術經濟性問題等挑戰。新能源的生產是高度柔性、去中心化的過程,跨地域的特點使得國與國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凸顯。只有實現能源生產地和消費地的對接,才能有效地利用和傳輸能源。能源領域的互聯互通相當於打造一條“能源絲綢之路”,目前迫切需要在科研和技術方面進行大量持續投入,這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原動力。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及大規模應用,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發展以及全球智慧電網的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會全面形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由跨國、跨洲骨幹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輸電網、配電網)的國家在智慧電網構成,連接“一極(北極)一道(赤道)”和各大洲大型能源基地,能夠將風電、太陽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輸送到千家萬戶。
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是服務範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也將成為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平發展的紐帶。在電網互聯互通方面,中國已經實現與俄羅斯、蒙古、越南、緬甸、老撾等國家的電網互聯。在電力產能合作方面,中國電力企業發揮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以國家電網、中國水電為代表的能源企業簽署和建設的電站、輸電和輸油輸氣等重大能源專案達40餘個,涉及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密切與國外企業及研究機構的合作、加強資產合作、堅持技術標準和裝備“走出去”和加強與國際標準組織的合作將成為中國企業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點工作方向。
四、資本融合和人民幣國際化
在國際新能源市場上,中國企業仍處在電站開發的最末端,僅能作為國際電力開發商的施工分包單位或者設備供應商出現。
目前,新能源電站主要通過IPP、PPP以及BOT方式開發,而且競標的上網電價越來越低,競爭日趨激烈。中國企業與國外知名的開發商在資金實力、融資成本、電站開發業績、項目履約及運行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面對尷尬和被動的局面,企業應充分利用好國家設立的專項基金和貸款,並加強與民間資本的合作。金融機構也應大幅降低資金貸款利率,提高資金決策和審批效率。金融應該為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保證,不應該成為我國新能源參與國際競爭的短板。
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將通過制度化資金融通、便利化貿易結算、降低交易成本和匯率風險等途徑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通過人民幣國際化助力中國企業海外資源配置,可以更好地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共用發展成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