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 觀點

英中何以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

新华丝路网
2018-02-02 14:28

Already collect


如果說法國是對華政治上敢為天下先的西方大國,那麼英國則是經濟上對華合作的先行者。2015年3月,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在西方世界中率先加入亞投行,推動其他發達國家加入,引發亞投行熱。英國的勇氣、膽量與遠見卓識,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來,英國不斷表態要成為西方國家中發展對華合作最積極的國家,率先與中國打造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英合作迎來黃金時代。英國首相德蕾莎.梅訪華,又有了英國脫歐的新背景,對華合作更緊迫了,正如倫敦國王學院中國問題專家克裡布朗所言:“脫歐後,英國(在加強對華合作方面)別無選擇,脫歐可能是現代史上最糟糕的外交決策,但就推動英中關係發展而言,這或許是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原預計梅訪華期間,中英將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檔,這將是首個西方大國與中國簽署此檔,現在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梅改口稱“一帶一路”要符合國際標準,但不管怎樣,“一帶一路”已成為中英合作熱點。英中貿協總裁傅仲森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可能成為英中關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與法國務虛不同,英國較務實。本來英國是率先表態支持“一帶一路”的西方大國,卻讓法國搶了個先。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年初訪華率先將“一帶一路”寫入中法聯合聲明,讓英國很不爽。而目前傳出要簽署中英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定,這已讓其他西方國家望塵莫及了。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公開稱“通過提供融資和規劃,英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成為(中國的)天然合作夥伴”。如何理解英國的天然合作夥伴角色呢?

概括起來,英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要有五大方式:

一是戰略對接。英國在抓住中國機遇的同時,中國也應抓住英國在高端製造業、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的技術、標準、話語權等優勢,將中國硬實力與英國軟實力對接,以中國“一帶一路”與英國經濟振興計畫對接,以中國經濟轉型與英國優勢對接,開創中西合作、東西互鑒的新時代。地方發展戰略對接,成為中英合作新亮點。英國近年來大力向地方下放權力,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等地區自主權上升,脫歐更加大了北愛、蘇格蘭地區開展全球合作的動力。北愛爾蘭、威爾士積極開展同陝西、湖北、重慶等省市戰略對接,地方合作方興未艾。

二是服務於“五通”。英國近年積極打造海外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脫歐影響到倫敦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但英國在國際規則、標準和大宗商品定價權上影響甚大,正如滬倫通所顯示的,英國仍然是中國難以取代的金融合作夥伴。作為老牌金融大國,英國參與“一帶一路”對絲路基金、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大推進作用,極大服務於“一帶一路”的資金融通。英國去年底設立10億美元的私募基金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由前首相卡梅倫任主席。律所、會計、審計、金融、保險、能源等行業龍頭企業摩拳擦掌,準備在早期介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如渣打銀行已決定2020年前向“一帶一路”項目投資至少200億美元。英國積極支持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中歐班列延伸到倫敦,中英貿易暢通合作潛力向服務貿易、電子商務等新領域蔓延。“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許多是英國的前殖民地,採用英美法律體系,因此中英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民心相通,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

三是開發協力廠商市場。不同於美國通過聯盟體系實現霸權,英國在歷史上是真正治理過世界的國家,派總督直接統治殖民地,包括許多現在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因此,中英合作開發“一帶一路”市場,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行經濟、安全治理合作,具有巨大的空間。英國經驗、智慧、創意與中國模式、技術市場化能力結合,必將奏出“一帶一路”建設的華美樂章。英國對協力廠商市場合作的理解比中國更豐富,包括法律、保險服務等內海,這對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實現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當地化彌足珍貴。英國企業對參與中巴經濟走廊專案很早就表示出興趣,如能探索成功合作模式,產生早期收穫,將形成良好示範效應。中法合作開發英核電市場,更成為“一帶一路”協力廠商合作的典範。

四是國際產能合作。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基礎設施老化,還面臨數位化的任務,產業空心化嚴重,四分之三是金融服務業,而中國是新型工業化國家,在高鐵、核電、資訊等基礎設施方面具有後發優勢。中英合作互補性強。英國每年新增330億英鎊的基建投資,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為中國過熱的國內基建投資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

五是共建海上絲綢之路。《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提出,加強中歐在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空間規劃、海洋知識、海洋觀測與監測、海洋科技研發、海洋經濟發展、海洋能源利用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作為全球海洋大國,英國歷史上塑造了國際航運規則強大話語權,這些方面都可積極參與,尤其是海上航運、物流合作、海洋安全合作、發展海洋經濟合作、海洋空間規劃合作、海洋資源、資料開發、共用,以及海洋環境保護合作等方面潛力巨大。英國在國際航運規則制訂上擁有關鍵性話語權,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夥伴。中英若能打造海洋夥伴關係,不僅具體落實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也將大力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具有全球眼光和實用主義精神的英國人,對華態度在西方大國裡是最積極的,對華好感度比法國人、德國人高出5-15個百分點。由於歷史上形成的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地位,英國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先進材料、光伏產業、高技術服務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中國參與新一輪全球化競爭的最佳合作夥伴之一;鑒於其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政治、法律、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傳統影響力,英國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合作夥伴。不斷挖掘相互合作潛力,不斷深化社會交往基礎,中英關係越來越成為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

當然,英國對“一帶一路”背後的中美地緣、國際體系競爭,環境、勞工等標準和透明度等問題上仍然有疑問,對中國戰略動機也存疑,對非洲等海外市場擠壓頗有微詞,中英對接“一帶一路”合作仍缺乏機制性安排。英國的積極態度也有參與制定相關規則,確保中國遵守西方在全球投資、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設定的人權、勞工、環保等各項標準,從內部影響“一帶一路”相關規則制定、適用標準選擇,重大項目決策方面可能產生矛盾和摩擦,競爭博弈難以避免。發揮好香港的紐帶作用,推動中英智庫、信用評級機構、風險評估機構,法律爭端解決機制合作,共同發佈“一帶一路”建設風險預測、績效評估報告,推動英國私企、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形成早期收穫,打造示範專案,顯得尤為重要。

英國並非古絲綢之路國家,也非“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其積極參與不僅對增進中國企業國際化水準和降低專案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具有全球示範意義,它充分證明,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不久體現絲路精神,也在開啟全球化新模式。
(張敬偉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