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傑夫分別在多個雙邊與多邊場合,同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密集外交活動向外界透露出一個信號:俄羅斯正著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尋找經濟增長點、抗衡西方制裁、擴大地緣影響力,是俄羅斯與東南亞地區加強合作的三大主因。
尋找經濟增長點
受國際石油價格低迷和西方國家制裁影響,近年來俄羅斯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發展遭遇阻力。俄媒體分析認為,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合作,或將成為俄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
俄官方資料顯示,自2005年12月俄羅斯與東盟首次舉行峰會以來,13年間,俄羅斯與東盟貿易總額由2005年的42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167.4億美元。尤其是在2016至2017年間,雙方之間的貿易總額增幅達40%。
俄羅斯亞洲工業企業家聯盟主席維塔利·曼克維奇認為,亞洲地區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東盟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為3萬億美元左右,總人口超過6.5億。面對這樣一個巨大且日益增長的市場,俄羅斯沒有理由不尋求與之展開合作。他認為,東南亞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在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將給俄羅斯出口創造大量機會。
抗衡西方制裁
據俄外交部統計,最近三個多月,美方已11次追加對俄制裁。俄外交部此前曾發佈聲明稱,美國對俄制裁“正在成為慣例”。
受此影響,俄羅斯越來越多提及“向東看”政策,希望通過參與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推動俄遠東地區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動力,抗衡西方制裁。
普京近日在新加坡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時就曾明確表示,西方制裁不能阻止俄羅斯與東盟國家合作。他的這一表態被輿論普遍解讀為,俄意圖通過“向東看”政策打破西方對俄孤立,推動俄經濟發展。
俄羅斯是傳統能源出口大國,調整國內經濟結構並非一朝一夕就可實現。在俄羅斯與東盟的諸多合作領域中,能源領域合作最為突出。自2013年以來,俄羅斯對東盟國家的能源出口持續增長。曼克維奇說,與歐洲相比,俄羅斯在東南亞更容易利用能源優勢來打破制裁枷鎖。
除能源領域外,軍備出口也成為俄羅斯抗衡西方制裁的重要手段。目前,俄羅斯已經與印度、越南等多國達成了軍事領域合作協定。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資料,2013年至2017年,東南亞地區市場已占俄武器出口總額的12.2%,俄羅斯已成為東南亞地區主要武器供應國。
擴大地緣影響力
一些俄羅斯學者指出,長期以來,地理位置的距離決定了東南亞地區在俄羅斯的戰略版圖中並不占重要地位,雙方在政治、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難以真正深入。
然而,近年來,俄羅斯持續加強同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亞太地區的聯繫,此舉在為振興俄羅斯經濟尋找重要支點的同時,也有效擴大了俄在亞太地區的地緣影響力。
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東盟中心主任蘇梅·維克多認為,俄羅斯需要在對抗單邊主義等複雜的國際博弈中掌握更多籌碼。
曼克維奇認為,不僅是能源、軍事領域,俄羅斯和東南亞國家未來在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領域都可以找到合作契合點,發展前景可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