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改革仍是未來五年的改革重點。據悉,即將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將繼"十二五"後再次將戶籍改革放入其中,繼續加大戶籍改革的步伐,堅持分類推進,以建立統一的城鄉戶口登記制度,最終形成戶籍管理制度的"一國一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戶籍制度現在在兩方面推進,但面臨較大挑戰。"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地區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但成為`市民`的農村居民並沒有獲得當地相應的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
另外,一些城市在推進一體化時,僅針對當地農村居民,而不包括外來農村居民。此外,對於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雖然實行居住證制度,但門檻較高。"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法律事務委員會秘書長康俊亮表示,現有戶籍制度成為社會資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與以合理人口流動為內在要求的城鎮化存在衝突,也不利於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
因此,戶籍制度是否合理,改革是否到位是我國城鎮化能否有效推進的重要環節,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促進消費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因此,"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未來仍將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
胡鞍鋼表示,"此次目標定在形成戶籍管理制度的`一國一制`"引導非農產業和農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轉移,逐步滿足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口落戶需求,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是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一國兩制",建立統一的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與其相適應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並覆蓋全體常住人口的制度安排。二是到2020年努力實現一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堅持分類推進。
對於戶籍改革的重要性,同為"十三五"規劃專家組成員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日前在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表示,在未來城鎮化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也會減緩,但充分成功的戶籍制度改革將帶來1%至2%的潛在增長率。 蔡昉指出,繼續從農業轉向非農產業,改善資源配置,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而其關鍵在於戶籍改革帶來的非凡紅利。
他預計,戶籍制度改革充分成功將可以提高1%至2%的潛在增長率。 蔡昉認為,戶籍改革是國家範圍內的公共物品,因此國家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關鍵點在於中央政府要合理買單。中央政府通過恰當方式介入,通過合理買單分攤改革成本、分享改革紅利,而這也將是戶籍制度得以推進的關鍵。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