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京召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席會議,並作了題為《聚焦提高上市公司品質 夯實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基礎》的講話。圍繞提高上市公司品質主題,易會滿從三個方面做出闡釋。
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易會滿表示,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是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器”,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隊”,是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新管道”。
易會滿指出,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證監會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堅持競爭中性原則,積極支援民營企業發展。目前,民營上市公司共2544家,占比從2012年的55%提高到目前的70%,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比達75%。
易會滿強調,希望上市公司能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穩中求進,繼續在推動經濟和自身的高品質發展中發揮好“頭雁效應”。
上市公司品質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基石
易會滿表示,上市公司品質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基石。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是企業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作為市場主體,上市公司擔負著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直接責任、第一責任。推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監管部門要做到“四個敬畏”,對上市公司來講,也必須謹記和堅持“四個敬畏”,尤其是大股東和上市公司董監高要常懷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市場,尊重規律,走穩健合規的發展之路。二要敬畏法治,遵守規則,強化誠信契約精神。三要敬畏專業,突出主業,自覺遠離市場亂象。四要敬畏投資者,回報投資者,積極踐行股權文化。
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是上市公司監管的首要目標。易會滿指出,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必須堅持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尊重規律,保持定力,統籌把握多元監管目標的內在統一。一是堅持監管與服務並舉。二是堅持規範與發展並重。三是堅持信披與治理並行。
易會滿說,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必須從國情、市情出發,統籌好提高監管效率與監管品質的關係。實施分類監管是基本方法。監管流程再造是重要基礎。加強科技監管是有效手段。提高違規成本是核心舉措。積極推動《證券法》《公司法》《刑法》修改和相關司法解釋制定,創新執法手段,研究優化公開譴責、代位訴訟、有獎舉報等制度機制,加大懲戒力度,增強監管震懾力,讓做壞事的人必須付出代價,讓心存僥倖的人及時收手。
今年以來,證監會已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立案28家次,其中涉及資金佔用13家次、違規擔保12家次。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一是不披露虛假資訊,二是不從事內幕交易,三是不操縱股票價格,四是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對照這“四條底線”,上市公司要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於問題嚴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證監會將綜合運用監管措施、行政處罰、市場禁入、刑事移送等手段,追究公司特別是大股東、上市公司董監高、實控人的責任。
易會滿表示,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需要營造良好生態。資本市場是一個生態體系,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建良好生態。一是優化發展生態。二是優化仲介生態。三是優化輿論生態。四是優化文化生態。
深化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易會滿強調,深化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實體經濟和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立足增量優化。堅持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品質,杜絕病從口入。推動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平穩起步,真正落實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提高審核工作透明度和效率,增強發行上市標準的包容性和政策的可預期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同時統籌推進相關上市板塊的改革,暢通多層次資本市場機制,吸引更多各行各業的優質企業上市。繼續保持IPO常態化,堅持競爭中性,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業,只唯優劣,切實做到好中選優。
深化存量改革。借鑒成熟市場經驗,在把好入口、引入優質公司的同時,拓寬出口、分類施策,平穩化解存量風險。實施提高上市公司品質行動計畫,注重發揮各方協同效應,力爭用幾年的時間,使存量上市公司品質有較大提升。
完善基礎制度。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適度優化再融資、並購重組、減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進一步提高資本形成效率,助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原標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