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為重。
在被問及2018年發行計畫時,多家基金公司作出了如上表態。經歷了前兩年委外的狂飆、貨基的瘋長之後,公募基金正在重新尋找方向。種種約束之下,回歸本源的要求使得公募基金不得不轉向。
開年初掀起的這波權益基金發行高潮,或正是2018年基金發行的一個縮影。
權益基金發行火拼
繼興全合宜大賣327億之後,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的權益產品都出現提前結束募集的情形
而據Wind資料統計顯示,截至2月5日,今年以來共有超過60只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成立,募集規模接近1000億,接近2017年全年權益類基金募集規模的三分之一,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幾乎是罕見的。其中,募集規模超過50億以上的有5只,合計規模達616億元,貢獻比例超過6成。
如此火熱的發行氛圍,令不少基金公司對2018年的發行市場充滿期待。多家受訪基金公司表示,今年將以權益基金作為公司發行重點。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我們公司將重點發行量化基金,在3月我們有一隻量化多策略產品即將發行,其它產品還在等待批文,此外有部分產品還在研究之中。總體而言,權益產品將是我們今年發行的重點。”
另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向記者透露,權益類基金是今年公司新基金發行計畫中最主要的產品類型。該人士表示,“今年我們將戰略佈局主動管理型產品、豐富指數型產品與創新類產品,其中包括滬港深基金、MSCI指數基金、FOF基金等。”
從證監會2月5日最新披露的《證券投資基金募集申請行政許可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資料表可以看到 ,2018年通過簡易程式上報的新基金中權益類基金接近六成左右,同樣處於一個較高的歷史水準。
待批基金中,MSCI相關概念基金是頗具特色的類型之一。資料顯示,目前排隊待批基金中,名字中帶有“MSCI”字樣的有21只(包含聯接基金),且主要為華南地區的基金公司申報。其中,僅平安大華一家公司就上報了4只MSCI指數基金,其中一隻為聯接基金;景順長城同樣有4檔基金在列,其中兩隻為聯接基金。
這21只MSCI基金中,國際通指數基金是最多的,申報最早的是去年4月景順長城上報的MSCI中國A股國際大盤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及該基金的聯接基金,最晚的則是今年1月中旬才上報的基金。按照時間表,A股將在今年6月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初始納入比例為2.5%,預計到今年9月3日,A股的納入因數將提高至5%。
其中一家正在排隊的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大部分待批的MSCI基金都是指數產品,差異比較小,因此誰先拿到批文誰在發行的時候就更有優勢。我們是比較早申報的,在去年就提交了材料,希望能夠第一批拿到批文。”
除MSCI基金外,去年大熱的滬港深基金仍然是今年公募基金發行的重點方向之一,儘管監管對滬港深基金的要求已經大幅提高,在審核註冊上也一直處於暫緩之態,但仍有公司表示將申報名字中帶有滬港深字樣的產品。
在上週五,證監會例會上剛剛對此類產品的申報波動情況進行了回應,稱由於滬港深基金新規的高要求令滬港深基金數量減少,和港股相關的公募基金相關產品註冊的工作正在委託推進,帶有港股字樣的產品,基金管理人尚未修改完畢還處於在審階段,後續將依法推進相關產品的審核註冊。
業內預期,在前期堆積的滬港深擬發新基金達到新的規定標準且被消化後,滬港深基金的審批力度將有所放鬆。不過,更多公司則選擇曲線路徑,雖然不在名字中提到“滬港深”,但在基金投資範圍中會標明將投向港股市場。例如今年賣得比較好的主動偏股權益基金中,都提及將部分資金投向港股市場。
華南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認為以後港股應該是主動型基金的標配,未來發行的主動基金應該比較少會只局限於A股市場。”
在基金公司紛紛以權益基金為發行重點的趨勢之下,業內認為,2018年權益基金發行大戰將極為激烈。
同質化現象加劇
基金公司發行熱潮蔓延之際,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同質化的問題也愈來愈凸顯。尤其當前公募發展已經進入到第20周年,各類產品已經非常豐富,成千上萬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對投資者選擇而言亦是阻礙重重。
事實上,隨著公募基金數量急劇攀升,監管層近幾年對產品同質化嚴重、跟風發行產品、搶佔市場份額等非理性現象提及度也越來越高,監管口徑也相應變嚴。無論是前面提到的對滬港深基金要求的提高,抑或是更早之前對分級基金提出的新規,都是限制公募產品非理性發展的措施。
深圳一位元公募產品部人士在2月5日受訪時向記者表示,“雖然公募基金實行註冊制,但監管的審核口徑是非常嚴格的,不是想發什麼就發什麼。而且在追風過程中經歷過多次挫折之後,公募行業本身的理性程度也有所提高。”
在公募基金歷史上,基金公司追風發行某類產品的情況確實屢屢發生。無論是2007年的QDII還是上一輪牛市的分級基金,抑或是去年初風格漂移的滬港深基金,在某一特定時間過度追逐特定產品類型的情況,都帶來了不太愉快的回憶。
前述深圳公募產品部人士表示,事實上現在也確實沒有必要發行太多新基金,尤其是對大基金公司而言,產品線已經比較完善,不過對於新式品種,大公司甚至中小公司都還是會去爭取佈局。
公募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結束,以質取勝時代正在來臨。
在被問及2018年發行計畫時,多家基金公司作出了如上表態。經歷了前兩年委外的狂飆、貨基的瘋長之後,公募基金正在重新尋找方向。種種約束之下,回歸本源的要求使得公募基金不得不轉向。
開年初掀起的這波權益基金發行高潮,或正是2018年基金發行的一個縮影。
權益基金發行火拼
繼興全合宜大賣327億之後,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的權益產品都出現提前結束募集的情形
而據Wind資料統計顯示,截至2月5日,今年以來共有超過60只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成立,募集規模接近1000億,接近2017年全年權益類基金募集規模的三分之一,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幾乎是罕見的。其中,募集規模超過50億以上的有5只,合計規模達616億元,貢獻比例超過6成。
如此火熱的發行氛圍,令不少基金公司對2018年的發行市場充滿期待。多家受訪基金公司表示,今年將以權益基金作為公司發行重點。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我們公司將重點發行量化基金,在3月我們有一隻量化多策略產品即將發行,其它產品還在等待批文,此外有部分產品還在研究之中。總體而言,權益產品將是我們今年發行的重點。”
另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向記者透露,權益類基金是今年公司新基金發行計畫中最主要的產品類型。該人士表示,“今年我們將戰略佈局主動管理型產品、豐富指數型產品與創新類產品,其中包括滬港深基金、MSCI指數基金、FOF基金等。”
從證監會2月5日最新披露的《證券投資基金募集申請行政許可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資料表可以看到 ,2018年通過簡易程式上報的新基金中權益類基金接近六成左右,同樣處於一個較高的歷史水準。
待批基金中,MSCI相關概念基金是頗具特色的類型之一。資料顯示,目前排隊待批基金中,名字中帶有“MSCI”字樣的有21只(包含聯接基金),且主要為華南地區的基金公司申報。其中,僅平安大華一家公司就上報了4只MSCI指數基金,其中一隻為聯接基金;景順長城同樣有4檔基金在列,其中兩隻為聯接基金。
這21只MSCI基金中,國際通指數基金是最多的,申報最早的是去年4月景順長城上報的MSCI中國A股國際大盤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及該基金的聯接基金,最晚的則是今年1月中旬才上報的基金。按照時間表,A股將在今年6月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初始納入比例為2.5%,預計到今年9月3日,A股的納入因數將提高至5%。
其中一家正在排隊的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大部分待批的MSCI基金都是指數產品,差異比較小,因此誰先拿到批文誰在發行的時候就更有優勢。我們是比較早申報的,在去年就提交了材料,希望能夠第一批拿到批文。”
除MSCI基金外,去年大熱的滬港深基金仍然是今年公募基金發行的重點方向之一,儘管監管對滬港深基金的要求已經大幅提高,在審核註冊上也一直處於暫緩之態,但仍有公司表示將申報名字中帶有滬港深字樣的產品。
在上週五,證監會例會上剛剛對此類產品的申報波動情況進行了回應,稱由於滬港深基金新規的高要求令滬港深基金數量減少,和港股相關的公募基金相關產品註冊的工作正在委託推進,帶有港股字樣的產品,基金管理人尚未修改完畢還處於在審階段,後續將依法推進相關產品的審核註冊。
業內預期,在前期堆積的滬港深擬發新基金達到新的規定標準且被消化後,滬港深基金的審批力度將有所放鬆。不過,更多公司則選擇曲線路徑,雖然不在名字中提到“滬港深”,但在基金投資範圍中會標明將投向港股市場。例如今年賣得比較好的主動偏股權益基金中,都提及將部分資金投向港股市場。
華南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認為以後港股應該是主動型基金的標配,未來發行的主動基金應該比較少會只局限於A股市場。”
在基金公司紛紛以權益基金為發行重點的趨勢之下,業內認為,2018年權益基金發行大戰將極為激烈。
同質化現象加劇
基金公司發行熱潮蔓延之際,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同質化的問題也愈來愈凸顯。尤其當前公募發展已經進入到第20周年,各類產品已經非常豐富,成千上萬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對投資者選擇而言亦是阻礙重重。
事實上,隨著公募基金數量急劇攀升,監管層近幾年對產品同質化嚴重、跟風發行產品、搶佔市場份額等非理性現象提及度也越來越高,監管口徑也相應變嚴。無論是前面提到的對滬港深基金要求的提高,抑或是更早之前對分級基金提出的新規,都是限制公募產品非理性發展的措施。
深圳一位元公募產品部人士在2月5日受訪時向記者表示,“雖然公募基金實行註冊制,但監管的審核口徑是非常嚴格的,不是想發什麼就發什麼。而且在追風過程中經歷過多次挫折之後,公募行業本身的理性程度也有所提高。”
在公募基金歷史上,基金公司追風發行某類產品的情況確實屢屢發生。無論是2007年的QDII還是上一輪牛市的分級基金,抑或是去年初風格漂移的滬港深基金,在某一特定時間過度追逐特定產品類型的情況,都帶來了不太愉快的回憶。
前述深圳公募產品部人士表示,事實上現在也確實沒有必要發行太多新基金,尤其是對大基金公司而言,產品線已經比較完善,不過對於新式品種,大公司甚至中小公司都還是會去爭取佈局。
公募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結束,以質取勝時代正在來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