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滬港通深港通兩地銀行三季度吸金能力不均

中国证券网
2017-11-07 10:26

已收藏

雖然目前9家A+H股上市銀行的A股估值較H股,仍處於全面溢價狀態,但《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這種比價的失衡狀態似乎並未帶動“南下”資金的投資熱情。在上述9家銀行中,今年第三季度港股通(滬)中內資銀行股只有工商銀行一家連續三個月均位元列前十大交易活躍股名單之中。而滬股通資金的代表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在多家上市銀行中的持股數量則是增持的家數要多於減持家數。

9家銀行A股全面溢價
內資銀行股並未受青睞


目前,採取“A+H”形式上市的內地銀行包括國有五大行及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和民生銀行等9家銀行。交易資料顯示,截至上週五,9家兩地上市銀行股的A股估值較H股全面溢價(已考慮匯率轉換因素),其中溢價率最高的為中信銀行溢價約43.9%。即使是兩地比價最為接近的招商銀行,溢價率也達到了7.77%。

其餘7家兩地上市銀行中,光大銀行溢價幅度為30.73%、交通銀行溢價25.58%、建設銀行溢價21.18%、農業銀行溢價20.02%、中國銀行溢價19.31%、民生銀行溢價29.83%。工商銀行溢價15.25%。截至上週五,9家兩地上市銀行中,僅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市淨率大於1倍,其餘7家銀行的股價均已跌破每股淨資產,處於破淨狀態。

雖然無論從兩地股價比值還是從市淨率方面來看,這些在港上市的內資銀行股仍具有較強的的投資價值,但“南下”資金對於這類銀行股的投資熱情在第三季度並不高。或許是由於9家內資銀行股價同樣有所上漲,A、H股比價天平的失衡並沒有帶動內資銀行股活躍度的大幅度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香港聯交所資料注意到,港股通(滬)今年第三季度的月度前十大交易活躍股中,只有工商銀行一家連續三個月均位列其中,7月份至9月份工商銀行合計買入及賣出金額為290.26億港元。雖然在8月份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也曾在港股通(滬)的十大交易最活躍名單中出現,但這兩家銀行的淨買入金額要遠少於淨賣出金額。

“北上”港資入駐
多家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


“南下”資金對於在港的內資上市銀行投資意原不高,而滬股通、深股通這兩隻“北上”資金的帳戶——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則有所斬獲。隨著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的披露完畢,這位港資“代理人”在多家銀行三季報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均有亮相。

大智慧資訊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共出現在了逾23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在14只銀行標的股中,則有5只入選,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此外,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的身影也出現在了上市尚不足一年的上海銀行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

出現在這6家銀行的股東名單之中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的選擇上以買入為主。其中,截至三季度末,其新增持有平安銀行股份數量達15558.39萬股,並新晉成為該行的前十大股東。中國銀行持股數量增加1.32億股,持有中信銀行股份增加882.21萬股。而其持有建設銀行的股份數量在第三季度減少1.28億股,工商銀行持股數量減少4694.68萬股。在今年第三季度,首次成為新進股東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上海銀行691.82萬股,位列該行第四大流通股股東。

平安銀行在第三季度獲得“北上”資金較大的關注,這在深股通第三季度的月度資料中也有所體現。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港交所披露的資料發現,在深股通資訊中,平安銀行曾在7月份和8月份連續兩個月進入深股通前十大交易活躍股名單中,且買入金額遠遠大於賣出金額。而在今年第三季度滬股通的月度十大成交活躍股名單中,則出現了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這3家銀行的身影。其中,7月份為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位其中,8月份包括了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9月份則是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