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規範大股東減持 確保股市長遠健康發展

中国证券网
2017-05-27 09:27

已收藏


近年來,大股東清倉式減持、斷崖式減持屢屢發生,其中不乏一些對市場造成惡劣影響的股東減持個案。產業資本大規模減持不但會令股市承壓,危害股市長遠健康發展,也會使經濟面臨“失血”風險。為遏制這一亂象,證監會正制定相應規則,欲清除“吃相難看”的大股東減持行為。

身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代表著上市公司的形象,代表著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凝聚力,大股東所持股份保持穩定,被認為是上市公司經營穩定的重要標誌。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利為先,不顧市場規則,無視市場秩序,總想著“賺一票就走”,罔顧公司員工及投資者的期待與重托。

實際上,股份轉讓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基本權利,只要合法合規,及時準確地履行了資訊披露責任,不濫用控制地位和資訊優勢侵害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並無可指責之處。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一些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頻頻發生,有的在未預先披露減持計畫的情況下進行減持;有的在減持股份達到5%時未及時資訊披露;有的在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定期財務報告等敏感視窗期違規減持,還有的甚至通過高送轉、概念炒作等配合大股東套利減持,各類違規減持行為花樣百出。以山東墨龍“違規減持+業績變臉”事件為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上市公司年度業績預告從首次披露到修正的過程,竟成為大股東借機減持的“套路”。

要嚴格控制大股東肆意減持股份,真正有效遏制大股東隨意減持的行為,必須從研究、分析、切斷大股東減持的各種“利益鏈”上下功夫,徹底改變形成大股東違規、肆意減持的環境和條件。

一方面,可實行更加嚴格的交易申報、資訊披露及減持數量要求,以減少大股東減持對二級市場的衝擊;另一方面,針對一些大宗交易減持量較大或對二級市場股價構成較大影響的限售股減持行為要求實施更透明的資訊披露,堵住大股東肆意減持的“後門”。此外,還應大幅提高對大股東違規減持的處罰標準,對那些敢於觸碰內幕交易、信披違規、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紅線和底線的大股東減持行為從嚴查處,以震懾企圖觸碰監管紅線者,對全市場起到警示作用。

當前,規範大股東違規、惡意減持已迫在眉睫,市場呼喚相關規則能夠儘快出臺,以確保股市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還需繼續培育市場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讓大股東減持更加理性,讓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更有信心。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