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地公募基金在一季度內紛紛丟下成長股奔向白馬股的時候,海外機構卻在悄悄地撿拾沖高回落的次新股、小盤股。其中下手最快的機構,已經一次性掃貨近三十只。
來自上證報資訊的統計,QFII機構在一季度內合計新增106只A股投資,這些個股的平均市值僅為130億元。其中,以瑞銀集團為首的QFII,直接抄底31只次新股,買入總市值超過13.6億。
是QFII思路前瞻,還是內地基金思維更接地氣?批量掃貨小盤次新股的QFII機構,究竟為何而來?
掃盤次新股
根據上市公司的一季報,名列QFII持股市值前列的似乎依然是那些大市值的龍頭股,包括銀行股、五糧液、包鋼股份、萬華化學、海螺水泥、中工國際、中國國旅等。背後的買家也都是瑞銀、花旗環球、淡馬錫、摩根大通等知名海外機構。
但若從新增股入手,QFII的投資氣象則完全不同。
根據上證報資訊統計,QFII在一季度內新增持股為106只,新增持股市值為101.6億元。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個股集中在次新股身上。
根據統計,QFII機構在一季度末,合計增持31家2016年11月後上市的新股。
這其中既有上海銀行這樣的傳統行業公司,也有泛微網路、榮泰健康這樣的全新領域企業;既有常熟汽飾這樣的傳統製造業公司,也有茶花股份這樣的日用消費品公司;既有江山歐派這樣的民營企業,也有中國科傳這樣“根紅苗正”的國有資產。
更有意思的是,此次掃貨次新股的主要是同一家QFII機構——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後簡稱瑞銀集團)。
根據統計,在31只(次)批量掃貨的次新股中,瑞銀集團涉足了其中的28只。其中,既包括塊頭較大的上海銀行,也有流通市值不足20億元的亞翔集成、德新交運、常熟汽飾、泛微網路、至純科技等。
全新的策略
從結果看,QFII掃盤次新股的戰略似乎是一個新現象。
統計資料顯示,除去本輪集中增持的次新股,QFII持股之前並未出現如此集中、批量掃貨的情況。
把最新持股按成立時間分析就可以看出,QFII目前的持股多數在2016年11月之後上市。
往前推算,QFII的全部持股中,在2016年1月到10月上市的個股只有3只;2015年上市的個股有9只(已經是近年最高值);2014年上市的3只,2013年上市的1只。
另外,從持倉特徵看,QFII持有重倉股的平均市值也正在不斷下降。根據上證報資訊統計,QFII在一季度內新增持股為106只,新增持股市值為101.6億元。換算下來,QFII平均每筆新增投資的金額不足一億元。這個規模大概是歷史重倉股的三分之一。
此外,QFII新增持股的市值區間也大幅下降。根據計算,新增持股的平均市值為130億元,相比存量水準大概也只是三分之一。
這種QFII“廣撒網”式的佈局,在A股市場還是不多見的。
改變市場格局?
那麼何以出現這種QFII機構批量持有次新股的情況呢?
一家香港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總監認為,QFII批量投資次新股,大概率是兩種投資策略,其一是指數投資、其二是量化投資。由於次新股上市時間較短,通常很少被指數使用,所以,量化投資策略可能性相對較大。
另外一些熟悉QFII使用的投資經理也透露,瑞銀這樣的歐美大行,其QFII額度,主要是供其客戶交易使用的。早期的QFII額度較少,主要為海外大型資產管理機構、養老機構所用,因此顯現出清晰的價值投資痕跡。而近年來,隨著市場上的QFII額度逐漸增多,客戶機構多元化,其持股也漸漸出現多元化、本土化的特點。
雖然不能完全確定背後的主力機構用意何在,但是,QFII批量掃盤次新股,仍可能給整個市場帶來啟發。
首先,QFII機構開始深度介入A股的次新股行情,意味著新的投資者結構開始形成,這對於未來行情走向研判,有重要意義。
其次,目前看,這個策略能否發揚光大還需要觀察。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看,QFII買入的次新股投資浮動盈虧分化明顯。
尤其,2017年2月以後上市的次新股浮虧較多。比如多家QFII機構介入的上海銀行,目前收盤價位於其上市以來的相對低位,博邁科、貝斯特等也處於相對低位。如果QFII機構早先建倉較為積極,且持股至今,則浮虧預計會在10%~20%之間。這些投資的結局,估計也將影響QFII機構下一步使用新戰術的興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