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入橫盤區間,讓手握大量美元頭寸的企業不知何去何從。如今,這一橫盤區間終於得以突破。5月6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逼近6.80一線,離岸價格更是下探6.82關口。截至5月8日16點30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下跌109點,收報6.77。
招商銀行外匯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表示,考慮到美元指數的下行預期,若人民幣匯率回檔,將是結匯的好機會。現在,機會不期而至,“手有餘糧”的企業該不該擇機結匯呢?
逢高結匯不必追“最高”
從國家外匯局公佈的銀行結售匯資料看,2019年一季度,銀行結匯2.9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4362億美元),結售匯逆差607億元人民幣(等值91億美元)。一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為61%,結匯率保持穩定。
“最近外匯市場呈現較大波動,但整個市場對於資產配置、套期保值等都處於觀望態度,因此未見結售匯量和套期保值交易量出現明顯異動。”渣打中國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京透露。
對大多數出口企業而言,不結匯就沒有人民幣發工資、買原材料、繳稅款,所以每個出口企業財務主管都盼著自己能趕上美元高點結匯。
逢高結匯看似簡單,但還是需要點運氣的。“結匯時機難以把握的關鍵在於資料不透明,基本只能依賴外匯交易員透露,然而交易員和銀行客戶經理能看到的結售匯情況也是片面的。”一家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其難度還在於企業的自身因素,比如流動性安排、投機行為等。
當機會真的來敲門,很多企業又會猶豫不決,原因無外乎等待更好的結匯窗口到來。“這一劇情曾經反復上演,去年人民幣匯率歷經大風大浪,企業以博取匯率方向投機獲利操作已不再奏效。”市場人士說。
“實體企業不要被市場預期所左右,那樣無異於和市場對賭,勝算不高。”李劉陽稱,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結匯、購匯,在控制風險敞口的原則下專注主業,切勿患得患失、賭匯率方向。
資料顯示,一季度企業、個人等主體外匯存款小幅上升,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等待結匯的外匯頭寸依然不少。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研究主管韓會師表示,一旦主動結匯增加,則會在美元走弱時,增大人民幣的升值動力。“上述效應很可能導致,一旦美元指數見頂,人民幣匯率或將急速反彈,從而令持觀望態度的企業喪失結匯良機。”
外匯衍生品避險漸成標準動作
對於貿易企業來說,匯率損益的確關乎業績盈虧,但企業的長久發展不能寄希望於匯率“賭局”,樹立良好的經營策略,並及時利用外匯衍生工具避險才是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韓會師表示,由於長期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很高,以投機為目的、過長時間持有外匯未必是好選擇,遇到人民幣的階段性低位,及時落袋為安更為穩妥。
“若企業在人民幣匯率6.70點位結匯就已不存在損失,那麼現在的價格已經足夠好。”一進出口企業財務總監直言,目前市場上觀望仍大於行動,“不過,公司已經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態勢,並做好相關套期保值措施。公司也不再盲目囤積美元,並已配備專業套保團隊。”
經過多年培育,通過銀行場外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已然成為企業防範匯率風險的標準動作,主要包括遠期和期權等工具。
一位股份制銀行分行行長表示,目前,大部分中資銀行可以辦理多種幣種的衍生產品交易,為企業提供套保服務。企業在落實套保策略期間,市場出現投機獲利偏好時,銀行還要及時糾正企業逐利心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