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10月1日,人民幣“入籃”一周年。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從去年12月“深港通”落地,到今年7月債券通“北向通”上線,豐富的人民幣產品和通暢的投資管道吸引全球資金湧入。一幅絢麗的人民幣投資市場拼圖日益完整。
“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成為國際上官方認可的國際儲備貨幣,這有助於穩步推動境外機構對人民幣需求上升,促進人民幣成為國際投資貨幣。”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記者表示。
資料顯示,8月份,海外資金借道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北向淨流入資金合計達280.28億元,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825.6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且連續數月保持正增長。
隨著匯率和市場機制的全方位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征途徐徐展開。
匯率市場化加速
過去一年裡,人民幣匯率運行經歷了階段性起伏,又在制度創新中企穩反彈,實現了更富彈性的雙向波動。
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統計,截至今年6月,人民幣已是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占比1.9%)、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外匯交易貨幣。約有56個境外央行和貨幣當局在中國境內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並納入其外匯儲備。
這背後與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市場化密不可分。多組資料顯示,近一年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大大增強: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上漲幅度達4.98%,與SDR貨幣籃子中的貨幣對美元上漲幅度接近。與此同時,日內波幅進一步擴大,今年多次日內波幅超過1%。
“加入SDR一年來,人民幣無論是日間還是階段性的匯率彈性都顯著增加,人民幣正大踏步地邁向實現匯率清潔浮動。”外匯分析師李劉陽表示。
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在原有“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報價模型中加入“逆週期因數”。之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引導市場預期和穩定匯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於未來走勢,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表示,人民幣匯率會更具彈性,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隨著人民幣匯率水準趨於均衡,市場環境轉向中性,央行在9月初適時調整了外匯相關逆週期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徵收比例降為零,並取消對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存放準備金的穿透式管理。
“政策調整將有助於外匯市場供需雙方更好地發現人民幣匯率的價格。”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對記者表示。
日趨完善的政策框架之下,人民幣快速邁向國際化,全球交易日趨活躍。追蹤海外投資者人民幣離岸和在岸交易的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顯示,該指數從6月份的1659點升至7月份的1721點,漲幅為近兩年最大。
花香引蝶來
日趨成熟穩健的人民幣市場正吸引著海外資金的目光。“在每天工作過程中,都可以看到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與日俱增。”回憶起公司8月份在紐約舉辦的論壇,滙豐美洲地區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負責人Thierry Roland興奮地說:“今年參與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大家都想瞭解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各種機會。”
在Thierry看來,近一年來包括深港通、債券通等在內的一系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舉措正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便利,並打開新的投資管道。
歷數一年征程,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得以延伸。繼“滬港通”之後,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開通。運行至今大半年,雙向資金流量穩步提升。2017年8月,北向資金淨流入超過270億元,環比增幅達20.6%,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
互聯互通機制的深度開放,也為海外資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鋪路。今年6月21日,全球權威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佈,將把中國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及全球指數。“這是中國股市里程碑式的事件,雖然納入權重只有0.73%,但人民幣國際化將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Thierry說。
除了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也在今年迎來新突破。7月份,債券通“北向通”上線運行,又為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市增添了新管道。最新資料顯示,境外機構8月份大幅增持人民幣債券825.67億元,增持幅度創下歷史新高,已連續6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雖然目前中國債券市場中境外占比僅為1.49%,但Thierry預計,未來幾年內,這一比例將上升到15%。
花香引蝶來。全球資金正不斷流入中國資本市場。根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發佈報告,截至9月20日的當周,主要追蹤QFII的離岸中國股票基金連續第4周吸引到資金淨流入,目前資金流入持續的時間已經達到2014年三季度中旬以來最長。
人民幣國際化更上層樓
“最初人們因為升值預期而持有人民幣,這是貨幣國際化的第一階段。”在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外匯策略師張敬勤看來,第二階段是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在企業結算中使用,如今國際化進程正在向第三階段轉型,即發揮金融屬性,大量投資人民幣市場。
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更上層樓,“下一步應當逐步實現有管理的人民幣資本專案可兌換。”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這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動力升級。
長期以來,跨境貿易一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主導動力,但其帶來的邊際動能已經接近瓶頸。適時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將加快對“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資本輸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跨境貿易主導向資本輸出主導轉型,實現動力升級。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工作的三項核心任務。“人民幣匯改及資本項目可兌換作為中國金融改革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平衡上述三項任務。”程實說。
首先,金融要堅守本位。在程實看來,資本專案可兌換的開放次序和時機,應當貼合實體經濟需求,支援“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以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其次,加強監管,防控風險。在IMF的資本專案開放清單中,中國正從低風險子專案向高風險子項目推進。因此,需要儘快構建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兼顧對外開放和國家金融安全,避免全球風險外溢削弱中國的政策獨立性和金融穩定性。
具體來看改革措施,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應是雙向進行的。“第一個方向是讓海外投資者在離岸市場有更多人民幣產品可供投資,包括人民幣計價的保險產品、大宗商品等。”張敬勤表示,第二個方向是,也要讓人民幣有流通出去的管道。比如利用“一帶一路”平臺進行資金調配,設立人民幣基金,擴大人民幣在國際上的用途和使用量。
張敬勤預期,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加深,發展到最後要成為一個統一的貨幣市場,不分離岸和在岸市場。不過,這一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能太快地開放全部市場,要把握好資金流出和回流之間的平衡。”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從去年12月“深港通”落地,到今年7月債券通“北向通”上線,豐富的人民幣產品和通暢的投資管道吸引全球資金湧入。一幅絢麗的人民幣投資市場拼圖日益完整。
“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成為國際上官方認可的國際儲備貨幣,這有助於穩步推動境外機構對人民幣需求上升,促進人民幣成為國際投資貨幣。”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記者表示。
資料顯示,8月份,海外資金借道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北向淨流入資金合計達280.28億元,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825.6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且連續數月保持正增長。
隨著匯率和市場機制的全方位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征途徐徐展開。
匯率市場化加速
過去一年裡,人民幣匯率運行經歷了階段性起伏,又在制度創新中企穩反彈,實現了更富彈性的雙向波動。
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統計,截至今年6月,人民幣已是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占比1.9%)、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外匯交易貨幣。約有56個境外央行和貨幣當局在中國境內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並納入其外匯儲備。
這背後與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市場化密不可分。多組資料顯示,近一年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大大增強: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上漲幅度達4.98%,與SDR貨幣籃子中的貨幣對美元上漲幅度接近。與此同時,日內波幅進一步擴大,今年多次日內波幅超過1%。
“加入SDR一年來,人民幣無論是日間還是階段性的匯率彈性都顯著增加,人民幣正大踏步地邁向實現匯率清潔浮動。”外匯分析師李劉陽表示。
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在原有“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報價模型中加入“逆週期因數”。之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引導市場預期和穩定匯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於未來走勢,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表示,人民幣匯率會更具彈性,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隨著人民幣匯率水準趨於均衡,市場環境轉向中性,央行在9月初適時調整了外匯相關逆週期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徵收比例降為零,並取消對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存放準備金的穿透式管理。
“政策調整將有助於外匯市場供需雙方更好地發現人民幣匯率的價格。”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對記者表示。
日趨完善的政策框架之下,人民幣快速邁向國際化,全球交易日趨活躍。追蹤海外投資者人民幣離岸和在岸交易的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顯示,該指數從6月份的1659點升至7月份的1721點,漲幅為近兩年最大。
花香引蝶來
日趨成熟穩健的人民幣市場正吸引著海外資金的目光。“在每天工作過程中,都可以看到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與日俱增。”回憶起公司8月份在紐約舉辦的論壇,滙豐美洲地區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負責人Thierry Roland興奮地說:“今年參與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大家都想瞭解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各種機會。”
在Thierry看來,近一年來包括深港通、債券通等在內的一系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舉措正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便利,並打開新的投資管道。
歷數一年征程,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得以延伸。繼“滬港通”之後,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開通。運行至今大半年,雙向資金流量穩步提升。2017年8月,北向資金淨流入超過270億元,環比增幅達20.6%,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
互聯互通機制的深度開放,也為海外資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鋪路。今年6月21日,全球權威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佈,將把中國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及全球指數。“這是中國股市里程碑式的事件,雖然納入權重只有0.73%,但人民幣國際化將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Thierry說。
除了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也在今年迎來新突破。7月份,債券通“北向通”上線運行,又為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市增添了新管道。最新資料顯示,境外機構8月份大幅增持人民幣債券825.67億元,增持幅度創下歷史新高,已連續6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雖然目前中國債券市場中境外占比僅為1.49%,但Thierry預計,未來幾年內,這一比例將上升到15%。
花香引蝶來。全球資金正不斷流入中國資本市場。根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發佈報告,截至9月20日的當周,主要追蹤QFII的離岸中國股票基金連續第4周吸引到資金淨流入,目前資金流入持續的時間已經達到2014年三季度中旬以來最長。
人民幣國際化更上層樓
“最初人們因為升值預期而持有人民幣,這是貨幣國際化的第一階段。”在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外匯策略師張敬勤看來,第二階段是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在企業結算中使用,如今國際化進程正在向第三階段轉型,即發揮金融屬性,大量投資人民幣市場。
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更上層樓,“下一步應當逐步實現有管理的人民幣資本專案可兌換。”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這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動力升級。
長期以來,跨境貿易一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主導動力,但其帶來的邊際動能已經接近瓶頸。適時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將加快對“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資本輸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跨境貿易主導向資本輸出主導轉型,實現動力升級。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工作的三項核心任務。“人民幣匯改及資本項目可兌換作為中國金融改革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平衡上述三項任務。”程實說。
首先,金融要堅守本位。在程實看來,資本專案可兌換的開放次序和時機,應當貼合實體經濟需求,支援“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以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其次,加強監管,防控風險。在IMF的資本專案開放清單中,中國正從低風險子專案向高風險子項目推進。因此,需要儘快構建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兼顧對外開放和國家金融安全,避免全球風險外溢削弱中國的政策獨立性和金融穩定性。
具體來看改革措施,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應是雙向進行的。“第一個方向是讓海外投資者在離岸市場有更多人民幣產品可供投資,包括人民幣計價的保險產品、大宗商品等。”張敬勤表示,第二個方向是,也要讓人民幣有流通出去的管道。比如利用“一帶一路”平臺進行資金調配,設立人民幣基金,擴大人民幣在國際上的用途和使用量。
張敬勤預期,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加深,發展到最後要成為一個統一的貨幣市場,不分離岸和在岸市場。不過,這一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能太快地開放全部市場,要把握好資金流出和回流之間的平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