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今年以來156只債券違約 三成發行主體為上市公司

中国证券网
2019-12-02 11:02

已收藏

今年以來違約債券數量和總金額均創下近5年新高,比2017年全年違約債券規模的多4倍以上。

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1日,今年以來已有156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1213.51億元。上述156只債券中,有50只發行主體為上市公司。違約原因基本都和資金流動性短缺有關,多數公司及其債券信用等級遭遇雙重下調。

業內人士表示,債券違約對公司主體信用影響較大,應該積極通過自籌資金、政府財務支持以及引入協力廠商投資者等方式,償還違約資金,重新建立信用體系制度。

規模創近5年新高

債券違約情況呈逐年走高之勢,今年前11個月的違約債券數量和總金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創近5年來新高。

具體來看,截至12月1日,今年以來已有156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1213.51億元;2018年全年,125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1209.61億元;2017年全年,34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312.49億元;2016年全年,56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393.77億元;2015年全年,27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121.77億元。

從違約債券主體看,今年以來上述出現債務違約的156只債券中,有50只主體涉及上市公司,其餘106只主體是非上市公司。

從行業分佈看,製造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兩個行業違約債券占比超過一半,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採掘業涉及違約債券規模居前。

從地域分佈看,遼寧、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區違約債券只數居前。

不少上市公司涉及債券違約規模較大。以東旭光電為例,公司日前公告,由於公司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造成應於2019年11月18日兌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的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品種一)“16東旭光電MTN001A”和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品種二)“16東旭光電MTN001B”未能如期兌付。其中,“16東旭光電MTN001A”發行規模合計22億元,投資者回售債券金額18.7億元,債券應付本息合計19.69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6.05%。“16東旭光電MTN001B”發行規模為8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5.09%,本期債券應付利息0.41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0.13%。東旭光電表示,公司正在積極籌措資金,並積極與債權人協商,將儘快支付相關本金和利息,最大程度保證債券持有人的利益。公司債券自2019年11月19日上午開市起停牌。

多數公司及其債券信用等級遭到調整。以貴人鳥為例,公司日前公告,公司於2014年12月3日發行的“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債券”(簡稱“14貴人鳥”)將於2019年12月3日到期,發行總額為8億元。截至目前,上述公司債券餘額為6.47億元,債券利率為7%。公告顯示,11月12日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對公司主體信用等級及債券信用等級進行調整。目前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為“CC”,評級展望為“負面”;“14貴人鳥”的信用等級為“CC”。

資金流動性短缺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出現債券違約的上市公司,違約原因基本都和資金流動性短缺有關。

以ST金貴為例,公司日前公告,公司於2014年11月發行的“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債券”(簡稱“14金貴債”)將於2019年11月3日到期,因公司目前資金周轉困難,不能按期全額兌付“14金貴債”全體債券持有人的本金及利息。公司表示,會積極與債權人聯繫並籌措資金,爭取儘早完成本金及債券利息的展期支付。

部分上市公司資金短缺,出現連續多年利息逾期的情形。以*ST保千為例,公司日前公告,公司於2016年12月2日完成了2016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債券簡稱:16千里01)的發行工作。2017年12月2日,公司披露了《關於2016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無法按時付息的公告》,公司未能按期支付本期債券第一期利息,逾期未支付利息7200萬元。2018年12月1日,公司披露了《關於2016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無法按時付息的進展公告》,公司未能按期支付本期債券第二期利息,累計逾期利息1.44億元。債券兌付日為2019年12月2日(原定債券兌付日為2019年11月30日,因2019年11月30日為休息日,故根據約定順延至其後的第一個工作日2019年12月2日)。公司無力按時支付本期債券全額本金及利息累合計14.16億元。

*ST保千表示,公司流動性不足,資金短缺,已嚴重資不抵債。此外,公司面臨多重重大危機尚未解決,生產經營未能完全恢復,盈利能力低下。公司已嚴重資不抵債,無力支付本期債券的本金及利息。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淨資產為-53.59億元、淨利潤為-3.09億元。

多舉措應對危機

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瞭解到,企業一旦出現債務違約的現象,用於償付違約債務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自籌資金、政府財務支援以及引入協力廠商投資者。自籌資金對公司資產要求度較高,資產需要較強的可變現性;政府財務支持則限於國企和少數大型民企;引入協力廠商投資者則通常需要公司殼價值較高,這些協力廠商投資者交易對價通常較低。

從上市公司公告看,債務違約出現後,多數公司稱,未來將積極籌措資金、加速資金回籠,應對債務危機。

以*ST剛泰為例,公司日前公告,2017年11月8日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7剛股01”)需於2019年11月8日兌付2018年11月8日至2019年11月7日期間的債券利息。經公司多次研究討論,因目前資金面尚未明顯好轉以及多家銀行帳戶被凍結等原因,資金困難,到2019年11月8日暫無法兌付該筆債券利息。*ST剛泰表示,公司正在積極努力回籠資金,加強資金管控,爭取早日擺脫資金困難的局面,以維護債權人的利益。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受經濟轉型換擋期及金融監管要求進一步加強等因素影響,企業普遍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危機,使得今年以來債券違約的數量和金額都創下新高。債券違約對公司整體信用影響較大,公司未來的融資情況也會受到影響,對上市公司而言尤其如此。對於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債務違約現象的上市公司,應該多舉措積極融資,應對流動性危機,加強信用體系管理。如果是因為主營業務盈利性太差導致的流動性危機,應該及時轉換主業,重新步入正常經營軌道,通過主業盈利,從根源上擺脫流動性危機。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