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公用事業

從"靠經驗"到"靠技術":中國"農業奧林匹克"展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新圖景

新華社,西安
2021-10-26 09:09

已收藏



新華社西安10月26日電(記者陳晨、欣芷如、張斌)儘管疫情防控舉措頗為嚴格,60歲的陝西省周至縣農民李曉全仍然堅持到楊淩參加農高會。

一年前,他在農高會上購買了一台微型旋耕機,田間勞作的強度由此大為減輕。今年,提著一袋剛剛收穫的獼猴桃,他要到展會上再看看有什麼新農具可以採購。

正在"農科城"陝西楊淩舉辦的第28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是中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農業科技展會之一。本屆農高會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數以千計圍繞育種、農業機械、智慧農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集中亮相,展示出中國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雄心和成果。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展區,學校培育出的小麥、玉米、油菜新品種吸引了諸多參觀者的目光。"玉米新品種`陝單650`具有密度高、產量大等特點,能夠實現全程機械化籽粒收割,直接收回玉米粒,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西農大科技推廣處處長王亞平介紹說。

憑藉在農作物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治、農業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科研優勢,西農大近年來研發推出了作物性狀優良的小麥、玉米、馬鈴薯新品種,並在中國18個省區建立了試驗示範站和示範基地進行推廣,年均新增經濟效益200多億元,對促進區域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出重要作用。

在農高會的現代農業裝備展區,智慧拖拉機、植保無人機等各類農機裝備令人眼花繚亂:一分鐘可移栽一棵樹的移樹機,每天能栽樹700餘棵,極大節省了人工;農用無人機可實現精准噴藥、播種;車輪比人還要高的大型收穫機,一邊收割一邊將玉米稈碎成粉末,可直接供牛羊食用……

作為中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淩承擔著為乾旱半乾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探路的使命。

生菜、西芹、番茄等農作物不是長在土壤裡,而是長在"貨架"上。在楊淩智慧農業示範園,長達數十米、有兩層樓高的植物工廠頗為震撼。

技術人員楊自剛說,全人工光植物工廠改變了作物生長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在封閉的環境中,通過電腦精准控制植物生長所需的光、溫、水、氣、肥等要素,實現農業的工業化、自動化生產。

"無論是在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海島上,植物工廠都可以廣泛應用。"他說,"這或許就是未來農業的樣子。"

"數位農業系統將農業物聯網設備廣泛佈設於田間,即時採集氣象、土壤、病蟲害等資料資訊,通過大資料、雲計算、AI技術等實現智慧管控和標準化生產。"深圳農博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超說,經過數字賦能,農業生產經歷了從"靠經驗"到"靠科技"的飛躍,也更能吸引到年輕、高知的"新農人"投身農業。

有"農業奧林匹克"之稱的楊淩農高會至今已成功舉辦27屆,累計吸引了中國各省區市和7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上萬家涉農單位、數以千萬計的客商和群眾參展參會,是觀察中國農業發展進步的一扇視窗。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