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報告顯示:中國大資料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成都
2019-05-14 08:51

已收藏

新華社成都5月14日電(記者胡旭)"2015至2018年期間,中國大資料專利數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9.9%,2018年達到1萬個左右。"一份由多家中國研究機構聯合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幾年中國大資料技術創新能力取得顯著提升,並且大資料應用已滲透到政務、零售、交通、醫療、教育、公共治理等多個領域。

12日,"2019首屆天府大資料與數位經濟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論壇上發佈了《2018全球大資料發展分析報告》。該研究成果由天府大資料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資料採擷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成都市大資料協會共同完成。

成都市市長羅強在論壇上表示,目前成都的大資料企業遍佈農業生產、工業製造、能源交通、健康醫療等多個行業。2018年,這些企業在業務收入、人才隊伍、融資規模等方面均保持高速增長,產業發展品質不斷提升。

四川省投資集團董事長劉體斌說,該集團去年專門投資20億元組建了一家新公司,以佈局大資料、電子資訊、人工智慧、資訊安全、科技金融等產業,目前已相繼參控股10餘家企業,數位經濟資產規模近30億元。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分析,數字對傳統經濟的貢獻之一,就在於它使得我們對一些產品的品質或可信度或其他一些屬性有了非常確定的認知,然後使這個商品的價格有了成倍的增長。

在政務大資料方面,前述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的資料共用開放正處於快速發展、逐步規範的階段。

據介紹,成都市為跨部門、跨層級的政務資料交換和共用搭建了平臺,目前平臺為市場監管、信用積分、審批服務等34類業務應用提供資料支撐。成都還建成了公共資料開放平臺,目前已有60多個部門面向社會開放了600多個資料集、3000多萬條資料。

儘管中國努力在數字經濟領域尋求突破,但前述報告分析認為,對比世界主要國家大資料技術創新能力,美國、英國、韓國等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的大資料產業人才也還存在較大缺口。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