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原料

鐵礦石暴漲 鋼企亟待規避“輸入型風險”

中国财富网
2019-07-08 08:44

已收藏

三大礦山打個噴嚏,國內鋼鐵企業就要感冒。

作為國內工業重要基礎原材料之一,鐵礦石價格漲跌,事關整個鋼鐵產業。今年以來,在上游供給端收縮影響等因素下,我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6月鐵礦石普氏指數上漲20%。至7月5日,鐵礦石期貨1909合約結算價845元/噸,持續上漲後回檔4%;青島港金布巴粉市場價831元/濕噸、換算期貨標準品價格929元/噸;普氏指數114.25美元/噸、換算含稅人民幣價格923元/噸。高礦價為國內鋼企帶來巨大的“輸入型風險”,影響到了我國的鋼鐵產業穩健發展及安全。

業內人士呼籲,鋼鐵企業要扭轉傳統經營定價方式,利用金融工具管理價格波動風險,在上下游博弈中為自身謀求利益。

誰拿走了鋼企利潤

2016年開始,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拉開序幕,中國鋼鐵行業迎來了三年喘息之機:行業扭轉了大面積虧損局面,整體盈利狀況大幅改善。

但好景不長,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漲改寫了礦鋼產業鏈利潤分配邏輯。海外礦山供應大幅收縮,令產業鏈利潤的天平向上游傾斜。加之國內鋼企對鐵礦石的需求並未因長時間的供給側改革而減少,反而在今年出現了明顯增加,這更為一直環伺國內鋼鐵行業利潤的海外礦山以可乘之機。

本鋼集團銷售中心期貨貿易部副部長孟純表示,今年年初巴西淡水河谷礦難,導致大面積礦區關停,同時澳大利亞兩大礦山必和必拓和力拓受到颶風影響減少發貨,從今年初開始,進口的鐵礦石出現大量貨船延期的情況,春節以後到港的鐵礦石量明顯出現下滑,隨之價格開始出現上漲。世界主要三大鐵礦石出口礦山在同一時間減少發貨量在5000萬噸,從而導致了全球鐵礦石供應緊張。

國內鋼鐵生產方面,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二季度,粗鋼產量進一步提高,為25492.81萬噸,環比上漲10.88%,同比增加7.72%。鋼材產量一路向上,鐵礦石供應局面突然生變,讓鐵礦石價格從供需兩端獲得源源不斷的上漲動力。

據統計,2019年以來至6月底,鐵礦石主力合約價格從年初的491.5元/噸上漲至833.5元/噸,漲幅69.58%,青島港金布巴粉現貨從483元/濕噸上漲至834元/濕噸,漲幅72.67%,換算期貨標準品的價格為932元/噸。境外方面,普氏指數從72.35美元/噸上漲至117.95美元/噸,換算含稅人民幣價格為951元/噸。期貨價格始終低於港口現貨價格和普氏價格。

伴隨鐵礦石價格大漲,鋼鐵行業利潤日趨減少。根據中鋼協的資料顯示,2019年前5月,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5億元,同比下降18.15%。同期,鋼企採購進口鐵礦價格同比增長19.1%,煤、焦炭、廢鋼價格也在上漲,直接影響了企業效益,而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仍然高達63.96%。

面對這一局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人士直接喊話“礦價太貴了”!

7月5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在會上表示,將嚴厲打擊亂漲價、價格壟斷等不規範行為,以維護鐵礦石市場政策秩序。鋼材降價、鐵礦石漲價,鋼鐵企業盈利水準不斷下降,企業已難以消化,比價關係扭曲,鋼鐵產業鏈的發展不可持續。

“不管什麼因素引發,上游礦山所處的這個環節確實非常有利,也許即便沒有礦難,可能還會有什麼其他的因素,只要改變一下上游供給的節奏和預期,都會導致這個結果。鐵礦價格上漲現象背後,實際上是產業鏈利潤再分配的過程。”大宗商品研究專家付鵬指出,在供給側改革紅利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產業鏈在存量分配的條件下,矛盾就會體現出來。鐵礦石價格上漲是必然結果。

付鵬認為,透過現象看本質,鐵礦石漲價現象背後,是國內鋼鐵行業和海外寡頭礦山之間上演的“利潤分配的戰爭”。怎奈,上游來了這樣一出“供給側”的戲呢?

“今年礦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上一輪四大礦資本開支擴張帶來的產能擴張到了尾聲,疊加礦難,加劇了供給收縮。礦山事故的發生其實也是資本開支收縮、安全維護不足帶來的影響之一。”有聲音認為。

鐵礦石上漲局面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化環境中,企業作為利潤的追求者,一旦出現高得不合理的利潤,自然會有新的進入者,近期宣佈擴產的礦山已經明顯增多。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在今年5月20日發佈的一則分析預測顯示,預計鐵礦石價格三季度開始將逐步回落。一是目前巴西政府對淡水河谷部分礦山的限制正在逐步放開,上海鋼聯等機構預計,到7月份左右巴西礦發往中國的貨量將逐漸恢復到正常水準。二是為完成預定年度發運目標,預計在6月份澳大利亞福蒂斯丘、必和必拓等公司將加大發運量。三是前期價格大幅上漲之後,國內外高成本礦山有了一定利潤空間,複產和增產帶來的供應增量7月份左右將逐漸得到顯現。

鐵礦石定價的尷尬

鐵礦石價格大漲,讓中國下游買家——鋼廠陷入兩難,買不是,不買也不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國外礦山和國內鋼企的博弈再度浮出水面,而鐵礦石定價又一次成為矛盾的集中爆發點。

此前,有個別人士稱“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是期市資金炒作造成,基本面不存在供應緊張的局面”,將矛頭錯誤地指向價格發現工具。在這種觀點下,“溫度計”成了肇事者。

每當大宗商品出現大漲大跌行情之時,這種論調常常隨之出現。對於這種尷尬的局面,早在2014年初,中信建投證券鋼鐵有色分析師秦源就在其發表的《鐵礦石定價避不開的尷尬》一文中指出,如果說高礦價、產能過剩和高額的財務成本是壓在中國鋼鐵行業頭上的三座“大山”,那麼在鋼鐵全產業鏈期貨鏈條已成型的背景下,鋼廠不能有效利用期、現貨市場,恐怕期貨鏈條上的投機者會成為壓在頭上的第四座“大山”。

秦源指出,即便沒有期貨市場,中國本身就是全球鐵礦石現貨市場的中心。中國主流鋼廠在指數定價下的嚴重失聲部分也源於對現貨市場的參與力度過弱。若主流鋼廠繼續游離於期貨市場之外,期貨價格中同樣還是缺乏主流鋼廠的聲音。

眾所周知,全球鐵礦石供應基本上掌握在前三家鐵礦石供應商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力拓礦業手中,其市場份額占市場總額的七成。2003年,中國鋼鐵行業蓬勃發展,令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中國企業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上述三大礦山的談判桌對面。

每年四季度開始,中國鋼廠和三大礦進行年度定價談判,決定下一財年鐵礦石離岸價格的長協機制,幾乎是2003年到2010年之間我國進口鐵礦石定價的唯一途徑。

2010年,全球鐵礦石定價模式改變,結算價轉向普氏指數,季度定價取代年度定價,越來越多中國鋼廠參與到鐵礦石貿易之中,鐵礦石價格進入指數定價階段。不過,大型鋼廠依然採取長協定價模式,鐵礦石現貨部分採取“指數均價+溢價”的浮動定價模式。結果鐵礦石普氏指數後來最高曾漲到193美元/噸。

2013年10月,鐵礦石期貨在大商所上市,為鋼企提供了一個價格發現的新工具。上市當月,普氏指數均價仍在130美元/噸以上,比今年6月普氏指數均價高出20多美元/噸。

“國內鐵礦石期貨價格除了反映普氏指數定價之外,同時也把國內中小礦山的現貨銷售也歸進來了,推動普氏指數定價偏高的非理性態勢回歸理性,且在節奏上相比普氏指數有所領先。”業內研究人士指出。

實際上,普氏價格作為鐵礦石定價基準這一現實一直沒變,國內現貨也好、期貨也好仍無法撼動這一格局。雖然普氏指數是價格形成的源頭和根本,但期貨市場透明的價格機制卻對普氏指數起到了制約作用。

統計資料顯示,今年4月到6月,我國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從638.5元/噸漲至833元/噸,漲幅30.54%。同期普氏指數漲至117.95美元/噸,漲幅34.19%,折算人民幣價格約為951元/噸。從近期價格走勢看,我國鐵礦石期貨漲幅、絕對價格都低於境外普氏指數。經測算,如果用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指數的月均價替代普氏價格指數月均價定價,上半年我國鋼廠進口鐵礦石可累計節省約25億美元,折人民幣169.50億元。

“三大礦山的價格壟斷堡壘正出現裂痕並不斷蔓延。”業內人士分析,最直觀的表現,一是國內各大鋼廠在礦石採購上的長協訂單占比出現下滑,更多是直接去港口採購礦石現貨;二是國內鋼企、貿易商在議價時不僅會照舊參考普氏指數、新加坡掉期價格,同時也會參考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且鐵礦石期貨走勢相較前二者有領先意義;三是新加坡掉期市場弊端顯現,產業客戶回流國內進行套保。

國家發改委價格中心在上述分析預測中也特別提及,要提高產業資金在期貨和掉期市場的占比,降低炒作資金對市場價格的干擾。近幾年來,期貨和掉期等衍生品對現貨定價的影響明顯增強,當前鐵礦期貨開通門檻相對較低,散戶等投機資金參與度高,是國內鐵礦石價格波動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鼓勵產業資金參與期貨和掉期市場,提高產業資金占比,增強期貨對現貨真實情況的反映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需要指出的是,期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長期以來存在“三多三少”的情況,這在鐵礦石期貨上也不例外,即“個人戶多、法人和機構戶少,民營企業多、國營企業少,貿易商多、生產加工企業少”。這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期貨市場運行的效率和品質。

而近年來我國經濟轉型對鋼鐵行業提出新要求,持續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化解產能過剩,提高發展效益和品質,成為行業發展刻不容緩的課題。在此背景下,能否對期貨工具形成正確的共識並正確利用這個市場,利用現代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將是行業轉型過渡的關鍵。

因此,擴大鋼鐵企業對期市的參與度,無論對鐵礦石期貨還是對鋼鐵行業的發展來說,都到了一個關鍵節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實際上,我國鋼鐵企業面臨的上游壟斷問題在我國有色、油脂市場也一直存在,但得益於對期貨工具的合理利用,國內相關產業都獲得了更高的獨立性和話語權。例如,與國內鋼鐵企業同樣面臨上游原料壟斷局面的油脂油料產業就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據瞭解,我國植物油脂與粕類原料大部分依靠進口,特別是大豆品種,進口依存度高達80%以上。近一年多時間,雖然面臨宏觀擾動反復、生豬產業疫情突發且範圍較大、國際市場主要大豆生產國出現惡劣天氣等重大因素影響,但國內大豆、豆粕、豆油等油脂油料品種期貨價格整體運行平穩,究其原因是相關產業深度參與期貨市場、行業期現的高度融合幫了大忙。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基差交易已是產業上中下游開展貿易的主流模式,全行業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和風險管理水平均較高。“不求一時暴利,只求長期穩定利潤”的理念已成為油脂行業共識,多數企業並為此建立了完善、科學的風控制度,避免人為非理性因素影響企業風險管理操作,這種期現的高度融合也避免了非理性成分影響市場價格。

這些或許可為當前的鋼鐵行業發輾轉型、應對上游壟斷提供一種視角。

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持鋼鐵產業鏈企業學會和積極參與期貨市場,近年來交易所也開展了大量市場培育工作,如持續舉辦以四個產業大會為代表的重要活動,建立“6+1”銀期合作模式,深入產業一線調研學習、強化期現對接等。為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2017年起,大商所啟動了產融培育基地建設,先後與唐山鋼協、旭陽控股、浙江熱聯中邦、鞍山鋼鐵等合作設立了20個產融培育基地,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市場培育中的“傳幫帶”作用,通過企業培育企業,形成龍頭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或周邊企業共同學期貨、用期貨的局面。

為了促進企業管理者對於商品期貨的理解和應用,大商所聯合高校,面向鋼鐵、煤焦企業管理者開展了商品期貨高級管理課程;支援會員單位開展以煤焦礦為主題的期貨知識培訓活動,舉辦“期現結合——走進交割庫”系列培訓、調研活動,組織期現貨企業人員學習期貨交割業務。在鼓勵參與者直接利用期貨套期保值的同時,交易所持續探索服務市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2014年起,大商所聯合期貨公司、券商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場外期權業務試點,至今在黑色系領域支持開展了23個場外期權試點專案。

2017年,大商所首次推出基差貿易試點,截至目前已支持開展了8個鐵礦石基差貿易試點項目,為鋼鐵企業提供基於“期貨價格+基差”的新貿易定價方式和個性化風險管理工具,河鋼、鞍鋼、福建三鋼等很多代表性企業都參與試點。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國鋼鐵企業開展鐵礦石基差貿易超過1000萬噸,約為2017年的2倍。2019年,大商所又推出了包含場外期權、場內期權推廣、基差貿易在內的“企業風險管理計畫”試點,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和產業企業基於自身優勢發揮主導作用,充分利用期貨期權工具進行風險對沖,多維度、綜合解決產業企業風險管理的實際問題。

呼喚市場公平和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鐵礦石大幅波動引發了市場各種聲音。對於此前永安期貨存在市場操縱行為的傳言,7月5日晚間,永安期貨向外界披露澄清公告稱,不存在惡意操縱期貨市場的情形,不存在因涉嫌操縱期貨品種遭監管調研的情形,相關傳聞純屬謠言。

在期貨市場,通過惡意舉報行操縱之實的行為,這並非孤例。對於此類惡意舉報、破壞市場公平環境的行為,嚴厲打擊也逐漸成為趨勢。

針對近日網傳資訊,大商所有關人士表示,歡迎投資者通過正規的投訴、舉報管道,反映市場違規違法行為線索,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協助交易所保障市場穩定運行。

業內人士呼籲,投資者要通過正當管道對自身訴求進行理性表達,勿以舉報之名,行操縱之實,或嘩眾取寵,誤導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散戶要擦亮雙眼,切忌盲目跟風。

大商所方面表示,始終重視市場監察和稽查工作,密切監測監控市場動向,堅決打擊潛在的違法違規交易行為。大商所在做好自主監測查處的同時,借助外部監管資源,發揮“五位一體”監管合力,對做好自律監管與行政監管、刑事打擊的銜接、堅決查處和打擊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針對性的部署,對違法違規行為排查、處置和可疑線索及時上報進行了安排,目前相關工作正持續開展中。

針對近期“鐵礦石太貴”的聲音,業內人士建議,在防止價格無序波動的同時,也要看到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合理性,尊重市場理性。供給曲線告訴我們,抑制礦價的長期有效手段是擴大低成本的鐵礦供給。行政干預確實可以在短期內壓制礦價,但同時也會給礦山帶來不確定性,降低礦山擴大資本開支的意願,反倒會抬高未來幾年的價格中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