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等戰略引導下,給中國的軌道交通發展又帶來了一輪重大發展機遇。但是和世界先進的軌道交通國家相比,中國依然有差距、有空間。
“中國軌道交通在發展的同時,歐洲並沒有停下腳步。”在“2016軌道交通產業國際峰會”上,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張衛華特別強調。
那麼,以全球市場為平臺,中國軌道交通面臨的挑戰和任務究竟有哪些?成為中國燙金名片的下一代高速鐵路又要怎麼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峰會現場瞭解到,中國未來軌道交通技術發展的3個高速方向包括:更高速度高速列車、高速磁懸浮軌道交通以及真空管道軌道交通。
今年10月,隨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試點,中國中車已經承接了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列車、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的研發專案。據張衛華最新透露,中國2017年還即將建成真空管道高速(400km/h)試驗線。未來,真空管道的概念時速可以達到1000公里以上。
全球競爭加速
中國軌道交通近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高鐵發展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線路規模最大、列車數量最多、運行里程最長。
不過,中國在發展的同時,歐洲並沒有停下腳步。
張衛華在峰會上介紹,就高速鐵路而言,德國下一代高速列車NGT已經在強調能源成本、生命週期成本以及投資成本、更嚴格的安全要求、與其他模式運輸的競爭等。法國國鐵和阿爾斯通就研製下一代TGV列車也已經建立“創新夥伴”關係,包括降低建設與運行成本至少20%、材料迴圈利用率提升到90%、能源消耗降低至少25%、載客能力會提升20%等。
而除了經濟性和環保性,速度也有很大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來自日本的低溫超導磁懸浮列車,超過了輪軌達到的速度。”張衛華舉例稱,2015年4月,日本的低溫超導磁懸浮試驗速度達603km/h,而設計速度是505km/h。
此外,美國低溫超導磁懸浮列車,日本無償提供技術,在2016年4月也創造了1019km/h的軌道交通世界速度,據稱未來目標是要達到軍事用途的10馬赫(約合12347公里)。
技術路徑浮現
“面對挑戰,我們的任務就是引領軌道交通技術發展,以速度牽引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同時支撐‘一帶一路’、高鐵‘走出去’國家戰略實施;支撐新型城鎮化、經濟帶(圈)國家戰略實施,保證軌道交通安全。”張衛華說。
就世界高鐵近期的發展目標,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原首席專家錢立新認為,3分鐘追蹤列車間隔時分以下,最高持續運營速度達350~400km/h,這是中國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的目標。
張衛華也表示,下一代高速列車的“更高速”是400km/h及以上,並進一步指出,下一代高速列車還會實現更安全、更環保、更經濟。
至於超越輪軌的更高速,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可以用磁懸浮來實現。目前中國已經開始研發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
就外界熱議的真空管道軌道交通而言,2004年沈志雲院士就提出並組織認證真空管道交通技術,引起了很大反響。2013年,我國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條環形真空管道軌道交通試驗線。據張衛華透露,目前正在構建一個超高速的軌道交通事業平臺,也是在真空條件下提出了很多技術要求,其中400km/h的真空管道高速試驗線在2017年就將建成。
就未來中國城軌的發展方向,張衛華表示,主要強調快捷、綠色、智慧和人文。具體包括創新有軌交通、空軌交通,創建虛軌交通和發展磁軌交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