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材料學家崔屹與美國前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組成的研究團隊,最近在金屬鋰電極的實際應用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博士生梁正為骨幹的研究小組首次提出“親鋰性”這一概念,並利用表面“親鋰化”處理的碳質主體材料成功製備出一種複合金屬鋰電極,該電極可大大提高鋰電池性能。
據科技日報4月26日消息,近年來,隨著可擕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及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高能量能源記憶體件成為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金屬鋰具有極高的理論比容量和理想的負極電位。以金屬鋰為負極的二次電池,具有高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等優勢,使得金屬鋰成為當今能源存儲領域的首選材料。然而,現有鋰離子二次電池各項指標諸如容量、迴圈壽命、充電速度等,均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新型電極材料的研發成為重中之重。
新研究的複合金屬鋰電極在碳酸鹽電解液體系的迴圈過程中具有較小的尺寸變化、極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迴圈及倍率性能,其電壓曲線也相對平滑,突破了當前制約金屬鋰電池大規模商業化的主要問題。
複合金屬鋰電極由10%體積比的碳纖維和金屬鋰材料組成。碳纖維網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超高的機械強度和電化學穩定性,因此,作為金屬鋰的主體框架材料是絕佳選擇。與之前的相關研究相比,梁正等人將金屬鋰融化,並依據不同材料的浸潤性所提出的“親鋰”“疏鋰”概念,為金屬鋰電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並且對其他領域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借鑒作用。
該團隊這一研究成果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發表後,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多家媒體相繼對其進行追蹤報導,被認為是鋰電池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
據科技日報4月26日消息,近年來,隨著可擕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及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高能量能源記憶體件成為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金屬鋰具有極高的理論比容量和理想的負極電位。以金屬鋰為負極的二次電池,具有高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等優勢,使得金屬鋰成為當今能源存儲領域的首選材料。然而,現有鋰離子二次電池各項指標諸如容量、迴圈壽命、充電速度等,均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新型電極材料的研發成為重中之重。
新研究的複合金屬鋰電極在碳酸鹽電解液體系的迴圈過程中具有較小的尺寸變化、極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迴圈及倍率性能,其電壓曲線也相對平滑,突破了當前制約金屬鋰電池大規模商業化的主要問題。
複合金屬鋰電極由10%體積比的碳纖維和金屬鋰材料組成。碳纖維網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超高的機械強度和電化學穩定性,因此,作為金屬鋰的主體框架材料是絕佳選擇。與之前的相關研究相比,梁正等人將金屬鋰融化,並依據不同材料的浸潤性所提出的“親鋰”“疏鋰”概念,為金屬鋰電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並且對其他領域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借鑒作用。
該團隊這一研究成果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發表後,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多家媒體相繼對其進行追蹤報導,被認為是鋰電池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