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銀行理財子公司“狼來了” 公募投資銷售全面承壓

中国财富网
2018-11-27 10:00

已收藏

資管新規逐步推進,銀行理財新規與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先後出臺,目前在具有託管業務資質的27家銀行中,包含中行、建行兩家國有大行在內的16家銀行已經陸續宣佈設立理財子公司,這些背靠銀行資源、沒有銷售門檻、具備固收業務優勢、投資範圍廣泛的新興資管機構將與公募基金形成新競爭合作格局。對手的強大公募基金早有領教,基金公司必須拿出有效的對策。

投資、銷售等領域

給公募造成壓力


銀行理財子公司“狼來了”,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後,可能會在投資、銷售等領域對公募基金造成較大壓力。

某國有大行總行資產託管部副總經理表示,銀行在貨幣、債券等固定收益領域具備傳統優勢。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後,銀行更有可能將其在固收領域的這種優勢移植到理財子公司去,而不再委託給基金公司,這可能對公募固收業務帶來替代性的效應。

而這個替代性效應,正是公募所擔心的。

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且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董事長認為,在投資範圍和銷售門檻幾無差異的情形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入局,與公募業務“短兵相接”,在管道、資金等方面都更具優勢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很明顯會在固收業務上對公募形成競爭優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也認為,資管新規要求所有資管產品按照淨值化管理,雖然公募基金已經在淨值化管理方面非常嚴格,但受制於投資和銷售拓展能力,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規模停滯,下降較快的還有銀行等相關的通道業務。而銀行理財子公司很容易在類貨幣基金、部分債券基金方面顯示出競爭力,從而對公募形成足夠的替代能力。

在固收業務上具備優勢,但在權益投資層面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短板。

上述國有大行總行資產託管部副總經理坦言,“銀行30萬億的理財規模,不可能完全平移到銀行理財子公司去,權益投研團隊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因此,在理財子公司發展初期,還需要在自身不擅長的權益投資領域繼續與基金公司保持合作。”

而在基金銷售上,一直以來基金公司高度依賴銀行銷售管道已是事實,不少公募人士擔心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後,銀行在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上會受到“厚此薄彼”的對待。

北京某公募基金銷售人士坦言,“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要求,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可以通過銀行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對於銀行而言,他們未來代銷的公募理財產品,既有公募基金的,也有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投資門檻也都相同,銀行自然會考慮在銷售熱門檔期安排自家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公募基金則有可能受到冷落,這對過分依賴銀行管道銷售的公募是非常不利。”

不過,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未來運營上也可能會出現中間費率較高的問題,這也是銀行的相對劣勢所在。

上述國有大行總行資產託管部副總經理表示,銀行需要覆蓋實體門店、人員和服務等多方面的成本,在公募理財產品的中間費率上很可能會提得很高,未來怎樣降低費率、提高投資收益,銀行也需要認清形勢,適應形勢的發展。

未來或形成

既競爭又合作的市場格局


雖然資管新規後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市場格局將會發生一定變化,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銀行和基金公司都需要發揮各自優勢,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存法則,相互合作才能共同發展。

上述國有大行總行資產託管部副總經理稱,未來銀行和公募還是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大家都做自己擅長的領域;第二個是要融合,未來投資顧問的模式還會長期存在。他還表示,市場最終看的不是出身,而是看誰的產品給投資人帶來更好的收益、更安全的投資回報和體驗,滿足他們在養老、子女教育、醫療、消費升級等方面的需求。雖然銀行在固收領域有優勢,但不少大型公募基金在固收領域同樣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優勢,如南方、易方達、匯添富等基金公司。“未來資管行業將共同面對養老市場,希望銀行基金一起參與到養老金領域,一起探索如何服務養老金,共同合作做好增量市場。”

滬上某商業銀行總行財富管理事業部公募基金團隊負責人也表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淨值型產品會成為主流產品,部分特色突出、風格化的公募基金也會更受銀行的青睞,發行這類產品的公募基金將有更大機會佔領細分市場,銀行也願意與在某一細分領域具備優勢的公募繼續合作,服務自己的理財客戶。

在陳道富看來,未來銀行很可能會通過FOF、MOM等形式去做好資產配置,銀行與其花費巨大氣力培養自身的投資管理能力,不如去養成基金的評價能力。

陳道富稱,“資管新規後,基金行業目前到了非常重要的發展時期,這也是一個非常困難且逐漸發生分化的時期。只有努力提升公募基金的主動投資能力,凸顯出優秀投資管理能力,並有效地維護和培育客戶,才能讓公募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