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主動破局金融科技 “開放銀行”要開放什麼?

中国财富网
2018-11-22 10:05

已收藏

用戶在旅遊網站上訂機票或酒店時,無需切換至銀行APP或網站,只需通過資料介面(API)就可以直接獲得銀行的支付、分期付款、保險權益等服務。

看似微不足道的調整,其實是銀行在受到新技術衝擊後,暗下決心要啃下金融科技這塊“硬骨頭”的最新嘗試。開放銀行,一個今年銀行界的高頻詞,第一次離我們的生活如此之近。那麼何為“開放銀行”?為何銀行要開放?

“開放銀行”已來

最近,百信銀行和百度雲專門召開研討會來討論Open Banking——銀行開放求“生”?

這一概念源自英國,而直至今年才有國內銀行開始實踐。多個行業人士認為,這種平臺化服務思路,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浪潮下,將是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趨勢之一。記者獲悉,多家銀行都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今年夏天,上海本地的股份行——浦發銀行在北京率先向外發佈“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這是國內關於“開放銀行”構想的首個落地。

所謂開放銀行,就是銀行將自己的API嵌入合作夥伴平臺中以輸出金融能力,而用戶可以在這些平臺中無縫享用該行金融服務。

舉一個浦發銀行提供的例子:用戶在旅遊網站上訂機票或酒店,支付時無需切換至銀行APP或網站,通過API就可以直接獲得銀行的支付、分期付款、保險權益等服務。這個做法突破了銀行傳統物理網點、手機APP的局限,使得銀行產品和服務無處不在,又“隱形”於各平臺之後。而API就相當於是一個“連接器”,連接了金融與各行各業的場景。

除浦發銀行之外,建設銀行今年也上線了開放銀行管理平臺,向外輸出核心服務。隨後招行也開放用戶和支付體系,通過API、H5等連接方式,實現金融和生活場景的連接。

實際上,這可以理解為銀行與外部平臺通過資料共用獲取服務。某銀行資訊技術部人士向記者解釋,比如銀行提供一個帳戶查詢介面,協力廠商在調用API時,送上必要的帳號等資料,即可調用查詢帳戶資訊的服務,獲取帳戶資訊資料。

過去銀行也能通過銀企直連,或者銀銀平臺開放部分資料。只是,這一次開放更為全面。

銀行之所以這麼做,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在於獲客。上述人士說,這算是獲客管道的一種創新。銀行建立Open API平臺,通過API連接外部平臺,可以幫助銀行快速、高效獲取客戶,而且借助Open API平臺效應還能將獲客管道跨界至多個行業,實現獲客管道的全行業靈活擴展。

技術重構業務模式

開放銀行可以幫助銀行獲客,是明面上的好處,其背後更深層次的邏輯變化在於,銀行主動用技術重構業務模式。

浦發銀行資訊科技部副總黃煒告訴記者:“API無界開放銀行是一種全新的銀行經營模式,就是要用技術思維重構業務模式。”該行發佈API Bank不到四個月,合作方已增至75家。

其實不難理解,“開放銀行”是銀行在技術衝擊下主動做出的選擇。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金融服務的方式、管道、場景都在發生變化,加之市場利率化不斷擠壓銀行利潤空間,為適應新生態,銀行必須改變傳統“孤島”式服務方式,從線上化開始向各個場景融入。

而一個能夠給協力廠商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平臺化服務體系,就有著非常實際的應用價值。開放銀行就此應運而生。

技術,是其中的基礎。浦發銀行和建行都在2017年建成“新一代核心系統”,這些都是建立Open API平臺的基礎,使得外部平台叫用API介面獲取服務和資料更為便捷。

雖然“開放銀行”在今年幾乎成為業界共識,但是對於如何開放還是存在不少分歧,而且是否選擇開放,各家銀行也有自己的考慮。

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兵兵認為,開放銀行是場景化發展的自然延續,而金融服務要嵌入生活與生產各個方面,銀行應該進入到協力廠商的主流場景中去,所以一定要“場景在前,金融在後”,而不能再堅持“銀行自己建生態圈”。

不管各家銀行是如何考慮的,開放銀行之路基本都如建行金融科技公司總裁雷鳴所說,至少有四個層面的工作需要達成。首先是系統層面開放,通過開放API的方式引進更高效的業務流程。第二是在監管允許和法律保護範圍內,資料層面開放。第三是業務層面開放。第四最重要,是心態層面開放。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