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健康險原保費有喜有憂:人保健康等2家驟降超三成 平安健康等4家增逾四成

中国财富网
2018-10-25 09:51

已收藏

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6家健康險公司(瑞華健康剛開業,無可對資料)原保費同比增速出現分化,其中,人保健康與和諧健康出現超過30%的下降,昆侖健康、太保安聯健康、複星聯合健康、平安健康出現超過40%的同比正增長。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從今年3月份開始,健康險累計保費同比增速出現逐月回升。至今年前8個月,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3796.43億元,同比增長18.83%,增速位列四大類險種(其他三類為壽險、產險、健康險)之首。

方正證券分析師左欣然認為,行業“回歸保障”轉型將刺激保障險的開發銷售,雖然近年來開發時間短,但健康險還是保持著高增態勢。

增速分化和諧健康原保費驟減99%

今年前8個月,健康險公司原保費與萬能險增速出現分化。

從7家健康險公司來看,由於瑞華健康今年開業時間不長,目前保費僅為4.17萬元,無去年可對比資料。其他6家健康險公司原保費及萬能險同比增速均出現分化。

從原保費來看,今年1月份至8月份,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侖健康、複星聯合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和諧健康的原保費分別為116.5億元、25.2億元、15.4億元、2.5億元、2.0億元、1.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2%、79%、45%、859%、80%、-99%。不難看出,除人保健康與和諧健康增速出現下滑之外,其他4家均出現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公司萬能險保費增速也出現分化,從1月份-8月份萬能險保費來看,目前和諧健康、昆侖健康、人保健康、平安健康開展該項業務,保費分別為154.5億元、21.9億元、5.2億元、0.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27%、55%、-91%、-74%。由此可見,上述4家健康險公司,萬能險業務也出現兩極分化。

實際上,健康險公司原保費與萬能險不同的增速,反映出各公司不同的經營模式。以平安健康為例,該公司在原保費同比大幅增長79%的同時,壓縮業務價值較低的萬能險業務(增速同比下降74%)。而和諧健康在原保費驟降-99%的基礎上,萬能險業務卻大幅增長1027%。

除上述兩家之外,昆侖健康原保費與萬能險均出現正增長,人保健康這兩項業務均出現負增長。複星聯合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原保費均出現大幅增長,但沒有開展萬能險業務。

一家健康險公司業務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在推動原保費增長的同時,也儘量壓縮萬能險業務,但由於歷史萬能險業務在今年迎來退保高峰,因此公司也不得不適當推動萬能險業務發展,以保持流動性。

前8月增速位列四大類險種之首

儘管健康險公司原保費增速出現分化,健康險行業保持高速增長。

今年前8個月,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3796.43億元,同比增長18.83%,占行業原保費的13.8%,占比雖高於意外險,但遠低於壽險及產險業務。

行業健康險的快速增長與龍頭險企的大力推動有關。從佔據行業原保費半壁江山的四大上市險企來看,下半年以來上市壽險公司也強化健康險銷售,並通過“終身壽險+健康險”,“年金險+健康險”等產品策略加大產品佈局,推動健康險新單銷量保持兩位數增長。例如平安人壽推出愛滿分、守護福系列產品,9月份上線8款健康險,新華保險將多倍保在全國推廣並深入開展“健康險進萬家”活動,太保加速產品佈局與升級,推出金諾人生終身重疾實現對金佑系列的無縫銜接。

今年以來健康險的快速發展,也與此前保費基數較低有關。

方正證券研報認為,我國健康險發展的落後具有特殊性,放眼發達國家,均是先發展保障型產品再拓展理財業務。這一變化符合先保死、病,再保財富的生命週期進化。但我國人身險市場卻先行發展了具有理財屬性的儲蓄保險,再重新開拓健康險市場。

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國內不少險企著急壯大規模、實現盈利:國際上,傳統人身險公司通常有“7虧8盈”(7年虧損第8年盈利)的規律,而造成盈利期較長的原因包括:產品上提前支出後期賠付準備金、初期搭建銷售管道的支出費用較大,同時初期投資資產較少致投資收益不足。當資產負債表不斷擴張,準備金不斷釋放,費用規模效應不斷顯現時,人身險公司才會進入盈利期。

但我國保險公司從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市場化發展,已具備了較強的經濟需求和基礎,為了快速實現盈利,國內壽險公司將重心放在了儲蓄險上。儲蓄險的高件均、低死/病差屬性,可以迅速壯大保險公司規模,並通過資產和負債的利差攤平公司成本創造利潤,縮短盈利期。事實上,我國後期設立的不少民營險企在6年左右便實現了盈利,但已利差為主、“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要求持續高投資回報,當經歷投資大幅波動時經營規模將隨之波動,償付能力可能存在風險。

此外,由於保障險本質是對於人身風險加杠杆做對沖,銷售時需要克服產品本身的逆人性屬性(沒人希望聽到自己有患病的可能),行銷要求有一定專業度。而儲蓄險有理財的功能,2017年以前大部分產品還能快速返還,與其它投資產品有替代效應,銷售較為簡單。因此為了快速打開市場,迅速搶佔份額,我國保險行業在尚不成熟的階段便出現了以儲蓄險拉動保費畸形增長的特徵,健康險等重保障型保險此前增速緩慢。

因此,左欣然認為,國內保險公司可以從兩方面著手推動健康險業務:

一是從產品入手加強創新,精准定位客戶需求、細化場景保險。我國健康險市場還停留在發展初期,各地區發展速度不一,需求開發度不同。在滲透率尚低的地區,基本保障需求還沒得到滿足,標準化、同質化的健康險產品(重疾或醫療)還可加大行銷;在滲透率較高的地區,需要通過多元化的產品來提高保障力度(保額)。

二是在行銷團隊上做好結構佈局,提高健康險行銷力。從前粗放的行銷團隊管理不能適應保障險的銷售,與外資險企的高素質行銷員形成對照。打造新型銷售體系,提高行銷員產能、留存,是當下險企的工作重心。而隨著對健康險認知度的提升和滲透率的加深,專業化的保險仲介機構和比價平臺也將更受青睞,建立起與保險公司的穩定代理關係和銷售外包模式。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