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消費金融行業喜憂參半 五成機構半年盈利14億元

中国财富网
2018-09-11 10:29

已收藏

近期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陸續披露上半年成績。從資產、營收和淨利這些絕對數字來看,消費金融行業延續“冰火兩重天”格局,十余家公司業績增速較為強勁,但也有部分公司深陷虧損泥潭。

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大致可分兩類:銀行系、產業系。其中,銀行控股或參股的公司占九成,主要業務就是提供無抵押的消費信貸。據不完全統計,中郵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10餘家公司實現盈利,占全部23家持牌金融消費公司的半數左右。這10餘家公司總計利潤超過14億元,其中,去年坐上頭把交椅的招聯消費金融貢獻了近半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30.4億元和6.0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2.3%、11.6%。

馬上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等三家公司營收、淨利增速超過100%。其中,馬上消費金融今年上半年營收41.07億元,同比增幅229.38%;淨利潤3.66億元,同比增幅173.13%。海爾消費金融營收為5.2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41%;稅後淨利潤6091.5萬元,同比增長238%。而今年崛起的興業消費金融,上半年營收8.69億元,淨利潤2億元,增速高達119.78%。

有人歡喜也有人愁。比如,僅僅運營一年多的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8100萬元。而去年盈利2.17億元的蘇甯消費金融,今年上半年營收3.71億元,同比增長263%,卻虧損了2892.5萬元。

“這樣的業績增速在意料之中。”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一方面由於消費金融機構的體量較小,在整個行業中占比較低;另一方面,消費在經濟增長中占主導,導致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空間擴大,這些機構因此得以迅速成長。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目前消費金融公司的市場競爭主要還是在拼流量和拼資金。

為了佔據市場份額,部分消費金融公司依賴線下獲客的比例居高不下,這自然難逃監管“法眼”。中郵消費金融順應監管要求,主動排除各項風險隱患,整改可能存在的問題,自2018年9月1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暫停全部線下管道受理普通“郵你貸”業務。

還有一些消費金融公司也栽了跟頭,北銀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大眾汽車金融等公司今年以來因違規分別被人民銀行或銀保監會開出了罰單。

“若對線下代理機構和消費場景管控不嚴,消費金融公司出現大額逾期、風控漏洞等問題的幾率就會提高。”蘇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一洋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

同時,在業務快速發展的迫切需求下,增資也成為消費金融公司的當務之急。今年,中郵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馬上消費等公司分別完成幾億至20億元不等的增資。市場人士稱,此舉或能降低企業杠杆率,滿足類金融機構的強監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