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審核從嚴態勢持續。上周18家上會公司中僅3家獲得通過,關聯交易、業績波動等成為監管層關注的焦點。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作為重要的退出管道,IPO過會率降低勢必會對VC/PE退出帶來一些影響;長期來看,監管層對上會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規範、合規風險、資訊披露等都加強了審核,IPO更偏向“品質”,有效打擊了灰色Pre-IPO產業鏈,將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最嚴發審周來襲
上周市場迎來史上最嚴發審周。18家上會公司中僅3家獲得通過,14家被否,1家取消審核,過會率僅為16.7%,創IPO一周過會率新低。
1月23日,上會公司“7過1”,幾乎被“團滅”;1月24日,上會企業通過率同樣不高,為“5過1”;1月26日,上會公司“6進1”,其中1家取消審核。
從被否原因來看,監管層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關聯交易、業績波動大、資訊披露前後不一致等方面。
比如騰遠鈷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波動較大,且與收入增長變動存在較大差異,發審會要求說明業績波動較大的原因,以及未來是否可能繼續出現淨利潤大幅波動的情形。此外,騰遠鈷業存在較多的關聯方及關聯交易,其中持股5%以上股東廈門鎢業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發審會要求說明廈門鎢業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的原因、合理性,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公允。
再比如春暉智控,發審會要求說明2015年以後固定資產未大幅增加,供熱控制產品產能、銷量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新三板申報材料和掛牌期間的公告與發行申請文件存在多項差異,報告期內出現較多資訊披露不一致情況的具體原因。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認為,新一屆發審委自2017年成立以來秉持了更加嚴格的審核風格,問詢力度依然細而全,關聯交易、經營穩定性、財務指標和會計核算、內控依然是審核關注重點。對新發審委上任以來的問詢點進行統計發現,關聯交易、經營穩定性、財務問題被問及的概率均在70%以上。根據目前逐漸加快的上會節奏和持續低位的審核通過率,同時考慮春節假期因素,預計2月份數量或減少,但仍將維持每週一批、每批3-5家的節奏。
聯訊證券分析師彭海認為,IPO審核異常嚴格,新三板企業過會率也在直線下降。新三板企業由於各種原因,發審委員普遍對此“印象分”不高,一旦新三板上會企業存在粉飾財務資料的嫌疑,即便年度淨利潤已經超過3000萬元的隱形標準,被否的概率仍然很大。擬IPO的新三板企業必須做到經營規範,不存在明顯瑕疵,財務資料真實經得起推敲,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心存僥倖,正確審視自身能否符合上市要求,才能避免上會連續被否的尷尬局面。
多家VC/PE退出延期
自去年新一屆發審委履職至今,上會通過率最低值不斷被刷新。被否公司背後涉及不少機構股東,多家VC/PE/券商直投IPO退出因此延期。
據記者粗略統計,截至1月26日,2018年發審委共審核45家公司,15家過會,23家被否,4家取消審核,3家暫緩表決,過會率僅為33.33%。30家未過會公司股東中,VC/PE/券商直投機構近百家。
1月26日,麗人麗妝IPO被否。Wind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9月18日,麗人麗妝的前十大股東包括阿裡巴巴、上海漢理前隆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機構投資者。IT桔子資料顯示,麗人麗妝最近的一筆融資發生在2015年4月,融資金額高達1億美元。該輪融資為B輪融資,由阿裡巴巴、Crescent HydePark領投,麥頓投資、漢理資本等機構跟投。
1月24日,格林精密未過會同樣讓重金投入的深創投IPO退出壓力增加。Wind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1月21日,格林精密前十大股東中包括深創投、東莞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惠州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投資機構,後兩家均為“深創投系”。此外,深創投直接持有947萬股,占比3.06%。
“IPO被否會加重VC/PE的退出成本,原本機構可能會計劃一兩年在二級市場退出,未過會的話,只能回去重新準備材料,估計至少還要半年甚至一年,無疑會增加成本,壓縮利潤。”北京某投資人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稱,相比新三板掛牌、股權轉讓、並購等方式,IPO目前仍是VC/PE/券商直投機構退出最重要的管道。在IPO過會率降至冰點的情況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VC/PE的退出壓力將會增加。“VC/PE募資時需要用過往的業績、案例來說話,上市退出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IPO被否,對後續的募資可能也會產生一些影響。”上述投資人表示。
Pre-IPO生態料將重塑
清科資料顯示,2007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後20個交易日,登陸上交所的平均帳面回報為10.03倍,深交所創業板為9.06倍,中小板為6.72倍,均高於海外市場。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差異也讓Pre-IPO的炒作一度蔚然成風,形成了投資機構和保薦機構一條龍的灰色產業鏈。
“市面上有些公司的收入結構可能並不能支援招股說明書裡的業務方向,但是一些機構通過投資,券商通過包裝,讓公司的收入結構符合上市條件。實際上,公司的人才、業務結構、方向可能都還沒準備好。”據北京某私募人士介紹,一般情況下,券商會向上市公司推薦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後者也可能願意配合券商進行包裝,為灰色產業鏈的形成創造條件。
2017年12月初,證監會修訂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預先披露等問題》、《發行監管問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審核過程中有關中止審查等事項的要求》兩項政策。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回饋回復時間、中止審查、恢復審查、終止審查及預先披露等有關規定進行了修訂。
“最近IPO過會率創新低,是IPO審核趨嚴的一種表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審核委員的‘終身追責’;二是在審核過程中,監管層監管原則是從嚴審核,防止問題企業帶病申報、蒙混過關。對於上會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規範、合規風險、資訊披露等都加強了審核,這也說明,IPO更偏向‘品質’,這也更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伊洛投資總經理冀爍文對記者表示。
長紅資本總裁丘建棠認為,IPO審核趨嚴對於Pre-IPO產業鏈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管理層引導所有的產業鏈參與環節提升行業的職業操守,進行優勝劣汰的一個信號。可以預見,未來上市公司的審核嚴謹將延續到各個參與環節,只有優選資產才能最終達成上市。“PE大躍進”的時代已經過去,上市公司自上而下的各種漏洞也將得到有效的封堵。
業內人士認為,強監管背景下IPO新常態化逐漸形成,新增排隊企業與排隊過程中撤回材料的企業、過會之後遭否決的企業形成動態平衡。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作為重要的退出管道,IPO過會率降低勢必會對VC/PE退出帶來一些影響;長期來看,監管層對上會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規範、合規風險、資訊披露等都加強了審核,IPO更偏向“品質”,有效打擊了灰色Pre-IPO產業鏈,將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最嚴發審周來襲
上周市場迎來史上最嚴發審周。18家上會公司中僅3家獲得通過,14家被否,1家取消審核,過會率僅為16.7%,創IPO一周過會率新低。
1月23日,上會公司“7過1”,幾乎被“團滅”;1月24日,上會企業通過率同樣不高,為“5過1”;1月26日,上會公司“6進1”,其中1家取消審核。
從被否原因來看,監管層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關聯交易、業績波動大、資訊披露前後不一致等方面。
比如騰遠鈷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波動較大,且與收入增長變動存在較大差異,發審會要求說明業績波動較大的原因,以及未來是否可能繼續出現淨利潤大幅波動的情形。此外,騰遠鈷業存在較多的關聯方及關聯交易,其中持股5%以上股東廈門鎢業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發審會要求說明廈門鎢業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的原因、合理性,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公允。
再比如春暉智控,發審會要求說明2015年以後固定資產未大幅增加,供熱控制產品產能、銷量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新三板申報材料和掛牌期間的公告與發行申請文件存在多項差異,報告期內出現較多資訊披露不一致情況的具體原因。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認為,新一屆發審委自2017年成立以來秉持了更加嚴格的審核風格,問詢力度依然細而全,關聯交易、經營穩定性、財務指標和會計核算、內控依然是審核關注重點。對新發審委上任以來的問詢點進行統計發現,關聯交易、經營穩定性、財務問題被問及的概率均在70%以上。根據目前逐漸加快的上會節奏和持續低位的審核通過率,同時考慮春節假期因素,預計2月份數量或減少,但仍將維持每週一批、每批3-5家的節奏。
聯訊證券分析師彭海認為,IPO審核異常嚴格,新三板企業過會率也在直線下降。新三板企業由於各種原因,發審委員普遍對此“印象分”不高,一旦新三板上會企業存在粉飾財務資料的嫌疑,即便年度淨利潤已經超過3000萬元的隱形標準,被否的概率仍然很大。擬IPO的新三板企業必須做到經營規範,不存在明顯瑕疵,財務資料真實經得起推敲,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心存僥倖,正確審視自身能否符合上市要求,才能避免上會連續被否的尷尬局面。
多家VC/PE退出延期
自去年新一屆發審委履職至今,上會通過率最低值不斷被刷新。被否公司背後涉及不少機構股東,多家VC/PE/券商直投IPO退出因此延期。
據記者粗略統計,截至1月26日,2018年發審委共審核45家公司,15家過會,23家被否,4家取消審核,3家暫緩表決,過會率僅為33.33%。30家未過會公司股東中,VC/PE/券商直投機構近百家。
1月26日,麗人麗妝IPO被否。Wind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9月18日,麗人麗妝的前十大股東包括阿裡巴巴、上海漢理前隆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機構投資者。IT桔子資料顯示,麗人麗妝最近的一筆融資發生在2015年4月,融資金額高達1億美元。該輪融資為B輪融資,由阿裡巴巴、Crescent HydePark領投,麥頓投資、漢理資本等機構跟投。
1月24日,格林精密未過會同樣讓重金投入的深創投IPO退出壓力增加。Wind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1月21日,格林精密前十大股東中包括深創投、東莞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惠州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投資機構,後兩家均為“深創投系”。此外,深創投直接持有947萬股,占比3.06%。
“IPO被否會加重VC/PE的退出成本,原本機構可能會計劃一兩年在二級市場退出,未過會的話,只能回去重新準備材料,估計至少還要半年甚至一年,無疑會增加成本,壓縮利潤。”北京某投資人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稱,相比新三板掛牌、股權轉讓、並購等方式,IPO目前仍是VC/PE/券商直投機構退出最重要的管道。在IPO過會率降至冰點的情況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VC/PE的退出壓力將會增加。“VC/PE募資時需要用過往的業績、案例來說話,上市退出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IPO被否,對後續的募資可能也會產生一些影響。”上述投資人表示。
Pre-IPO生態料將重塑
清科資料顯示,2007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後20個交易日,登陸上交所的平均帳面回報為10.03倍,深交所創業板為9.06倍,中小板為6.72倍,均高於海外市場。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差異也讓Pre-IPO的炒作一度蔚然成風,形成了投資機構和保薦機構一條龍的灰色產業鏈。
“市面上有些公司的收入結構可能並不能支援招股說明書裡的業務方向,但是一些機構通過投資,券商通過包裝,讓公司的收入結構符合上市條件。實際上,公司的人才、業務結構、方向可能都還沒準備好。”據北京某私募人士介紹,一般情況下,券商會向上市公司推薦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後者也可能願意配合券商進行包裝,為灰色產業鏈的形成創造條件。
2017年12月初,證監會修訂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預先披露等問題》、《發行監管問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審核過程中有關中止審查等事項的要求》兩項政策。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回饋回復時間、中止審查、恢復審查、終止審查及預先披露等有關規定進行了修訂。
“最近IPO過會率創新低,是IPO審核趨嚴的一種表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審核委員的‘終身追責’;二是在審核過程中,監管層監管原則是從嚴審核,防止問題企業帶病申報、蒙混過關。對於上會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規範、合規風險、資訊披露等都加強了審核,這也說明,IPO更偏向‘品質’,這也更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伊洛投資總經理冀爍文對記者表示。
長紅資本總裁丘建棠認為,IPO審核趨嚴對於Pre-IPO產業鏈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管理層引導所有的產業鏈參與環節提升行業的職業操守,進行優勝劣汰的一個信號。可以預見,未來上市公司的審核嚴謹將延續到各個參與環節,只有優選資產才能最終達成上市。“PE大躍進”的時代已經過去,上市公司自上而下的各種漏洞也將得到有效的封堵。
業內人士認為,強監管背景下IPO新常態化逐漸形成,新增排隊企業與排隊過程中撤回材料的企業、過會之後遭否決的企業形成動態平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