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年的新增信貸會有怎樣的表現?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多數研究機構預計,2017年12月新增貸款約9000億元,比11月份增量略有回落。基於9000億元的市場預測均值,2017年全年信貸增量有望達到13.84萬億元。
市場人士預計,今年隨著更大規模的表外資產回歸和銀行自身的資產結構調整,未來貸款利率均值繼續上行將是趨勢。
上月信貸或增9000億
受房貸需求較強、“雙11”消費,以及政策性銀行加大面向棚改和扶貧的信貸投放等因素影響,2017年11月新增貸款規模達1.12萬億元,明顯高於市場預期。這也推動2017年前11個月信貸增量達12.94萬億元,較2016年同期多增1.33萬億元,11個月中僅有兩個月的信貸增量同比下降。
對於2017年12月份,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團隊分析稱,一方面,資金偏緊,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仍較大;另一方面,政策類信貸或低於11月份;而且一般年末商業銀行往往會將信貸留到下一年,沖信貸開門紅。因此,預計2017年12月新增貸款額為8000億元~9000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表示,去年底,由於金融去杠杆的核心調控目標逐漸向負債端產生影響,相應資產端的貸款額度可能受到限制,同時在“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管住貨幣供給總閥門”的要求下,信貸餘額增速雖然會保持相對平穩,但央行可能會對新增量上有所控制。他預計,2017年12月新增信貸較前月或明顯走低,為8000億元左右。
就信貸增量結構而言,諸建芳表示,銀行有意積累企業項目以確保1月份信貸大規模投放,因此企業貸款投放或減少,按揭貸款則繼續保持剛性增長,年末居民信用卡消費頻繁,因此居民貸款仍將保持一定規模。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牛播坤則表示,伴隨“雙11”效應逐漸退去,居民短期貸款將有所回落,考慮到按揭貸款的延後發放,居民中長期貸款仍將維持較高水準。此外,債券利率處於高位、表外融資繼續向表內轉移,預計2017年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有支撐。她預計,2017年12月新增信貸9000億元左右。
貸款利率上行壓力大
基於9000億元的預測值,2017年全年信貸增量有望達到13.84萬億元。對於2018年全年信貸增量,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現在還很難得到一個精確數字。
魯政委表示,2017年12月8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提及 “要使宏觀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控制?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中國經濟每年發表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廣義的債務融資增速不超過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才能確保宏觀杠杆率不上升,才能去杠杆。
“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既有總量又有結構的,等於說是在一個大的債務融資總量池子裡,可以此消彼長。譬如去年市場普遍認為四季度貸款額度緊缺,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因為債券融資少於往年,所以貸款可以多一點”。魯政委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而就2018年信貸投向,魯政委表示,在目前負債成本比較高的情況下,企業貸款定價上升不快,可能會有更多的銀行將信貸資源投向零售條線,這包括個人貸款,也包括小微企業貸款。
他預計,這種情況下,銀行資產端定價水準還能往上走。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9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6%,較去年初上升0.49個百分點。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也表示,預計2018年債券市場整體仍低迷,債券市場利率居高難下,企業發債融資的意願仍然不強,從而轉向貸款融資。此外,即將正式發佈的資管新規對理財投資非標債權施加了十分嚴格的規範和限制,大量存量非標有回歸表內的需求。“這將促使2018年信貸供需緊張程度進一步加劇,從而推動貸款市場利率進一步攀升。”
鄂永健建議,採取多方面措施來緩解貸款利率上升帶來的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升壓力。“一方面,建議存貸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國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則有上調的必要,但幅度不宜過大;另一方面,建議儘快出臺針對資管新規的細則,特別是增加存量非標債權轉為標準化債權的管道,以減緩其對表內信貸增長帶來過大的壓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