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桂浩明:少了通道業務 市場將會怎樣?

中国证券网
2017-05-27 10:08

已收藏

有關“通道業務”的話題,在最近的市場上討論比較多。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今後將杜絕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等擁有資產管理資格的金融機構開展“通道業務”。其實這種說法不準確的,“通道業務”本身是具有合法資管資格的金融機構的常規業務之一,是資管業務的一種延伸,不可能被取消。當然,與其它業務一樣,它的發展必須要規範進行。

這裡還是要對“通道業務”本身多說幾句。嚴格來說,通道業務是指有資管資格的金融機構受別人的委託,代其發行資管產品,並交其管理。在這裡,金融機構主要是提供發行產品的通道,具體負責資管產品運作的,則不一定是具有資管資格的法人或自然人,通常稱為“投資顧問”。

當然,在實踐中,“通道業務”的概念往往被泛化了。現在借助“通道業務”所做的投資,主要有這樣幾類:一是投資定向增發或網下新股申購;二是加杠杆以後進行債券投資;三是專項參與企業的收購兼併;四是進行結構化的權益類產品投資;五是用於解決企業經營中的資金缺口。顯然,無論是哪一類投資,都具有高風險的特徵,即便設置了相應的“補倉線”與“平倉線”,但在流動性不是很充分的條件下,還是很容易導致風險事件的發生。

今年年初,某基金子公司旗下的一個專戶產品,就是在做國債回購業務時發生了交收風險。據瞭解,該項產品是由“投資顧問”通過“通道業務”發行並進行管理的。現在看來,如果“通道業務”的規模超過“投資顧問”以及相關金融機構的管理及承受能力,風險就如影相隨了。如果相關金融機構再將資管產品的操作權交於“投資顧問”時,同時還讓渡管理權,那麼不出現風險是偶然的,出現風險就是必然的。所以,現在管理層強調要還資產管理的本原,也就是作為有資管資格的金融機構,在開展“通道業務”時不能放棄對相應資產的管理職能,應該說抓住問題本質。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規模達到23萬億元以上,相對於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的資產實力與管理能力,這個規模顯然太大了。而且,如果嚴格按照不讓渡“通道業務”管理權的要求,恐怕很多金融機構現在進行的“通道業務”不符合要求。所以,今後“通道業務”不是不能做了,而是會大幅度減少。那麼,少了“通道業務”,市場又將會如何呢?

簡單來說,這其實就是一個金融去杠杆的過程,不少資金因此而歸位。也就是根據其性質與偏好回到它應該去的地方,這樣倒是有利於社會資金的“脫虛就實”。與此同時,股市以及債市可能會出現部分資金退出的現象,不管是定向增發還是網下打新,其參與者可能會有所減少。市場資金供應格局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總體而言,股市中具有明確指向性以及投機性的大資金數量會下降,債市上通過杠杆放大交易的狀況也會有所收斂。這樣一來,市場的波動性無疑會壓縮,如個股的“閃崩”現象就會少很多,但其交易重心顯然要相應下降。另外,“抱團取暖”的交易模式也會更多顯現。從近期股市與債市的走勢來看,的確出現了上述現象的端倪。

作為完善市場管理的舉措,對於證券公司、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予以規範是必須的。這裡人們應該作出理性的解讀,看到清理不規範的“通道業務”,有利於市場穩定,也有利於合規的“通道業務”的發展。同時,對於在規範規程中,市場可能遭遇陣痛,投資者也應該有充分的準備。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