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海保交所聯合9家保險機構成功通過區塊鏈資料交易技術驗證,從功能、性能、安全、運維四個維度驗證了區塊鏈在保險征信方面運用的可行性,借助區塊鏈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致力於解決保險業在征信方面長期存在的痛點、難點。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的實踐運用邁出重要一步,奠定了保險資料共用、資料交換、資料安全的技術基礎,探索出智慧化、自動化、便捷化保險交易的新路子,有利於大幅度降低保險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保險交易效率。特別是由保交所這一行業基礎設施平臺牽頭進行,借力金融科技加速我國保險市場現代化進程,將引領中國保險業搶佔全球保險創新發展制高點,爭奪國際保險業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隨著區塊鏈資料交易技術成功驗證,上海保交所的金融科技屬性日益突顯,驅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平臺動力逐步增強。
區塊鏈夯實行業信用基石
利用資訊不對稱騙保、篡改原始病例虛假理賠、投保人客戶資訊流失被盜賣、保險賠償金被冒領等痛點,一直以來影響著金融保險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在科技金融環境下,如何利用“區塊鏈”建立保險行業的信用體系,成為上海保交所擔負的重任。
2016年6月成立的保險交易所,作為行業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平臺,自創立以來就明確了“科技辦所”的方針,致力於發揮平臺功能,集中業內外資源,探索區塊鏈在保險行業的率先應用。
即通過共識演算法和加密技術,確保資料交易的安全性,實現行業資料共用;基於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徵,確保資料交易的真實性,解決消費誤導、騙保騙賠等問題;利用智慧合約技術,實現自動理賠,提高理賠效率等。
目前,上海保交所正加緊建設適合保險行業的區塊鏈技術平臺,在組織行業成功通過資料交易驗證的同時,一方面,彙聚業內外機構,成立區塊鏈資料共用聯盟,探索在人身意外險、代理人、騙保人資訊查詢等方面的應用;另一方面,繼續加大探索的深度和廣度,在區塊鏈底層技術及保險理賠等應用場景開展研發工作。
“十二五”期間,我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6.8%,已晉升全球第二保險大國。近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指出,要出重拳根治保險業的兩個頑疾,即理賠難和銷售誤導。眾所周知,保險業記憶體在著消費誤導、理賠效率低、行業資訊無法共用等問題,保險業外也存在騙保騙賠、對保險不信任等問題,這是長期困擾,卻又似乎難以破解。
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其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可以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一把“鑰匙”。但行業共性問題,難以依靠單個公司牽頭解決。
保險交易有望開闢新時代
3月28日,上海保交所成功通過區塊鏈資料交易技術驗證。本次驗證,共邀請9家保險機構參加,搭建10個節點組成了小型聯盟鏈,其中各家保險機構分別作為交易及驗證節點,保交所作為管理節點。
在驗證過程中,保交所選取了3套主流區塊鏈底層框架,並著重對性能和安全兩方面進行了定性定量的測試。其中1套區塊鏈方案在保交所雲平臺的處理能力可達每秒300次交易(300TPS),基本滿足了商用化系統對於性能的要求;在安全方面,通過資料存儲加密、資料傳輸加密和許可型授權的區塊鏈方案,確保了商業交易中對資料安全性的要求。
上海保交所資訊技術部門負責人介紹說,該區塊鏈系統將作為下一步研發的起點,用以支撐未來的保險商業化平臺,系統採用雲部署的方式,初步實現了節點監控的功能,整體上能夠實現聯盟鏈節點及智慧合約許可權的全程一體化和視覺化配置。性能方面,該區塊鏈系統目前基於PBFT共識演算法,可滿足低頻商業交易的要求,下一步保交所將繼續探索區塊鏈技術支援中高頻商業交易的可行性。
上海保交所區塊鏈資料交易專案解決了機構間資料共用的信任問題,為區塊鏈技術運用於保險資料共用奠定了技術基礎,為降低行業交易成本,提高行業運營效率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保交所未來各個平臺架構中,區塊鏈還會大有可為。”專家表示,上海保交所計畫利用區塊鏈技術,將保費、傭金、理賠分成等資訊上鏈,實現自動化對賬功能,解決再保險行業目前手動對賬成本高、效率低的痛點,助力于上海亞洲區域性再保險中心建設。
金融科技屬性成為保交所核心標誌
“上海保交所有四大屬性,分別是平臺屬性、基礎設施屬性、公開市場屬性和科技屬性。”上海保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將積極探索新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區塊鏈方面,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技術驗證,加速成果轉化,並以用戶識別、征信、理賠、再保等場景作為切入點,力爭率先實現保險業區塊鏈行業級應用的落地;人工智慧方面,積極探索,自動分析百姓需求,説明老百姓認識保險,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為實現保險普惠奠定技術基礎。
據悉,上海保交所始終堅持技術驅動的創新模式,堅持綜合服務平臺、行業基礎設施的市場定位,致力於創新運用金融科技最新成果,著力打造“創新型基礎運營服務集中化平臺”,為行業提供中後臺基礎運營支撐,為市場參與者提供綜合服務支援,促進保險交易更加透明、資訊披露更加充分、服務更加便利、功能更加完備,推動保險風險跨空間、跨時間、跨管道、跨層次交易,在更大範圍內分散風險,在更高水準上管理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的實踐運用邁出重要一步,奠定了保險資料共用、資料交換、資料安全的技術基礎,探索出智慧化、自動化、便捷化保險交易的新路子,有利於大幅度降低保險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保險交易效率。特別是由保交所這一行業基礎設施平臺牽頭進行,借力金融科技加速我國保險市場現代化進程,將引領中國保險業搶佔全球保險創新發展制高點,爭奪國際保險業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隨著區塊鏈資料交易技術成功驗證,上海保交所的金融科技屬性日益突顯,驅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平臺動力逐步增強。
區塊鏈夯實行業信用基石
利用資訊不對稱騙保、篡改原始病例虛假理賠、投保人客戶資訊流失被盜賣、保險賠償金被冒領等痛點,一直以來影響著金融保險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在科技金融環境下,如何利用“區塊鏈”建立保險行業的信用體系,成為上海保交所擔負的重任。
2016年6月成立的保險交易所,作為行業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平臺,自創立以來就明確了“科技辦所”的方針,致力於發揮平臺功能,集中業內外資源,探索區塊鏈在保險行業的率先應用。
即通過共識演算法和加密技術,確保資料交易的安全性,實現行業資料共用;基於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徵,確保資料交易的真實性,解決消費誤導、騙保騙賠等問題;利用智慧合約技術,實現自動理賠,提高理賠效率等。
目前,上海保交所正加緊建設適合保險行業的區塊鏈技術平臺,在組織行業成功通過資料交易驗證的同時,一方面,彙聚業內外機構,成立區塊鏈資料共用聯盟,探索在人身意外險、代理人、騙保人資訊查詢等方面的應用;另一方面,繼續加大探索的深度和廣度,在區塊鏈底層技術及保險理賠等應用場景開展研發工作。
“十二五”期間,我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6.8%,已晉升全球第二保險大國。近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指出,要出重拳根治保險業的兩個頑疾,即理賠難和銷售誤導。眾所周知,保險業記憶體在著消費誤導、理賠效率低、行業資訊無法共用等問題,保險業外也存在騙保騙賠、對保險不信任等問題,這是長期困擾,卻又似乎難以破解。
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其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可以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一把“鑰匙”。但行業共性問題,難以依靠單個公司牽頭解決。
保險交易有望開闢新時代
3月28日,上海保交所成功通過區塊鏈資料交易技術驗證。本次驗證,共邀請9家保險機構參加,搭建10個節點組成了小型聯盟鏈,其中各家保險機構分別作為交易及驗證節點,保交所作為管理節點。
在驗證過程中,保交所選取了3套主流區塊鏈底層框架,並著重對性能和安全兩方面進行了定性定量的測試。其中1套區塊鏈方案在保交所雲平臺的處理能力可達每秒300次交易(300TPS),基本滿足了商用化系統對於性能的要求;在安全方面,通過資料存儲加密、資料傳輸加密和許可型授權的區塊鏈方案,確保了商業交易中對資料安全性的要求。
上海保交所資訊技術部門負責人介紹說,該區塊鏈系統將作為下一步研發的起點,用以支撐未來的保險商業化平臺,系統採用雲部署的方式,初步實現了節點監控的功能,整體上能夠實現聯盟鏈節點及智慧合約許可權的全程一體化和視覺化配置。性能方面,該區塊鏈系統目前基於PBFT共識演算法,可滿足低頻商業交易的要求,下一步保交所將繼續探索區塊鏈技術支援中高頻商業交易的可行性。
上海保交所區塊鏈資料交易專案解決了機構間資料共用的信任問題,為區塊鏈技術運用於保險資料共用奠定了技術基礎,為降低行業交易成本,提高行業運營效率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保交所未來各個平臺架構中,區塊鏈還會大有可為。”專家表示,上海保交所計畫利用區塊鏈技術,將保費、傭金、理賠分成等資訊上鏈,實現自動化對賬功能,解決再保險行業目前手動對賬成本高、效率低的痛點,助力于上海亞洲區域性再保險中心建設。
金融科技屬性成為保交所核心標誌
“上海保交所有四大屬性,分別是平臺屬性、基礎設施屬性、公開市場屬性和科技屬性。”上海保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將積極探索新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區塊鏈方面,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技術驗證,加速成果轉化,並以用戶識別、征信、理賠、再保等場景作為切入點,力爭率先實現保險業區塊鏈行業級應用的落地;人工智慧方面,積極探索,自動分析百姓需求,説明老百姓認識保險,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為實現保險普惠奠定技術基礎。
據悉,上海保交所始終堅持技術驅動的創新模式,堅持綜合服務平臺、行業基礎設施的市場定位,致力於創新運用金融科技最新成果,著力打造“創新型基礎運營服務集中化平臺”,為行業提供中後臺基礎運營支撐,為市場參與者提供綜合服務支援,促進保險交易更加透明、資訊披露更加充分、服務更加便利、功能更加完備,推動保險風險跨空間、跨時間、跨管道、跨層次交易,在更大範圍內分散風險,在更高水準上管理風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