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吳曉求:中國金融未來有四個趨勢 金融監管要智慧化

中国证券网
2016-12-28 11:03

已收藏

記者28日從中國網獲悉,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在2016財經戰略年會上表示,中國金融未來有四個趨勢,包括金融活動的市場化、證券化、國際化、智慧化。

具體來看,一是金融活動的市場化。這與金融的自由化大體上是一樣的意思,無論是融資還是投資,它的活動都要建立在市場的平臺上進行運行。融資可能會越來越多的來自於市場,即使來自於銀行也是高度市場化,這裡面暗含著利率的市場化。投資也是可以自由的在市場上配置你的資產,也包括其他的價格,包括利率也好、匯率也好,包括資產價格也好,都是基於市場供求的競爭而形成的。金融活動的市場化在中國是一個基本趨勢。

二是金融結構的證券化。金融結構主要是指金融的資產結構,因為金融資產的結構暗含了這個國家金融功能的變化,也暗含著這個國家金融風險的調整,會發生變異,所有金融風險都來自于金融產品或者金融資產結構的調整。所以說研究金融資產結構的變動趨勢是金融研究的基礎部分,如果對整個金融資產結構演變方向缺乏明晰的判斷,做出的其他判斷都會是有問題的,無論是對風險管理的建議還是監管的改革,都是基於整個金融資產結構的調整以及金融風險的變異而提出來的。金融資產的結構是朝著證券化的方向發展,這點已經顯現出來,而且也符合金融的基本理論,現代金融的基本趨勢。

三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正在到來,無論從人民幣的國際化和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都預示著這一點。從我們國家的金融發展戰略來看,我們還是要把中國的金融,特別是上海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個目標是沒有變,而且這是中國金融最大的戰略目標。兩大戰略目標,一個是人民幣的國際化,讓人民幣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性的儲備性貨幣,同時讓中國金融市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為此我們朝著這個目標都進行了大量的政策調整和對外開放,包括今年10月1號加入IMF SDI份額,還包括深港通的開通等等,這都是國際化。只不過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進程相對有點慢,但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候一定會加快。當然現在人民幣兌美元處在一個貶值的預期之中,這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是吳曉求認為這是暫時的。這個也應該非常明確,我們不可以從這方面倒退回來。

四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智慧化在迅速提高。這裡面包括新技術的運用,也包括互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包括其它資訊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對金融業的滲透甚至比任何領域都要大。所以中國金融體系的智慧化的進程將會加快,我們要站在這個角度看待中國金融的業態會比其他國家更快速度發生變化。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就是一個顯著的表現,比其他任何國家發展的都要快,吳曉求表示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持一個積極肯定的態度,當然很多人是拿到個別的“穿著馬甲的P2P的跑路”來指責互聯網金融,他不認為這是正確的。因為互聯網金融,比如說協力廠商支付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改變了傳統金融的支付功能,大大便捷了我們的支付,同時使安全也得到了提高。中國金融的智慧化是非常明顯的,由於金融活動的智慧化,從而也會要求中國金融監管也要走向智慧化,中國的金融還發生那麼多的基礎變化,但是我們的監管沒有發生變化,我們監管的準則、監管的視野、監管判斷的標準,監管判斷是非的標準沒有發生變化,這從一定意義上說會阻礙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比如我們過去監管雖然也強調動態監管,但是更多的是事後監管,是結果監管,沒有過程監管,是因為沒有大資料平臺,沒有建起來。一旦事件發生以後就是亡羊補牢,那時候就晚了。中國應該建立一個巨大的資料平臺,讓監管從傳統監管走向智慧監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