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易綱今日在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發言時指出,發展普惠金融任重而道遠,各國需要結合各自國內的實際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促進數位普惠金融規範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易綱也指出,發展普惠金融繞不開對幾個問題的思考。首當其衝的是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性問題。他認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救濟金融,也有異于政策性金融,不能過度依賴財政補貼和行政命令,而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力量,尋求商業可持續的模式。
其次,數位技術的發展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但也帶來了“數字鴻溝”:一些弱勢群體缺乏數位技術知識與技能,在金融數位化的時代與主流社會差距反而會拉大。
此外,還需考慮“去風險”(de-risking)、“去銀行”(de-banking)導致的金融排斥問題。近幾年一些大型跨國銀行關閉非洲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網點,對當地普惠金融造成不利影響,主要誘因是反洗錢、反恐融資趨嚴,處罰加重。如何在落實反洗錢、反恐融資要求的同時,不帶來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問題,是G20今年討論過程中的熱點問題之一。
美聯儲的資料顯示,在美國國內,次貸危機以來商業銀行也關閉了5%的網點。網點的擴張與收縮是市場行為,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經濟週期、數位技術對傳統物理網點的替代,以及反洗錢監管要求提高導致的金融機構合規成本增加等問題。
而易綱認為,問題的焦點,恰恰是弱勢群體對於物理網點的依賴度最高。如何平衡考慮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需要研究。在中國,近幾年可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傳統銀行物理網點的發展遇到瓶頸,甚至會萎縮、撤並。
易綱也指出,發展普惠金融繞不開對幾個問題的思考。首當其衝的是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性問題。他認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救濟金融,也有異于政策性金融,不能過度依賴財政補貼和行政命令,而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力量,尋求商業可持續的模式。
其次,數位技術的發展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但也帶來了“數字鴻溝”:一些弱勢群體缺乏數位技術知識與技能,在金融數位化的時代與主流社會差距反而會拉大。
此外,還需考慮“去風險”(de-risking)、“去銀行”(de-banking)導致的金融排斥問題。近幾年一些大型跨國銀行關閉非洲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網點,對當地普惠金融造成不利影響,主要誘因是反洗錢、反恐融資趨嚴,處罰加重。如何在落實反洗錢、反恐融資要求的同時,不帶來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問題,是G20今年討論過程中的熱點問題之一。
美聯儲的資料顯示,在美國國內,次貸危機以來商業銀行也關閉了5%的網點。網點的擴張與收縮是市場行為,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經濟週期、數位技術對傳統物理網點的替代,以及反洗錢監管要求提高導致的金融機構合規成本增加等問題。
而易綱認為,問題的焦點,恰恰是弱勢群體對於物理網點的依賴度最高。如何平衡考慮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需要研究。在中國,近幾年可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傳統銀行物理網點的發展遇到瓶頸,甚至會萎縮、撤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