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率網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一季度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出現虧本的情況大幅增加,此外掛鉤黃金的產品出現大面積收益不達標。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投資,不宜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其中的風險。
據銀率網資料庫統計,一季度有309款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預期最高收益率,不達成率為40.87%,其中掛鉤黃金的產品最多,為130款,占比42.07%。其次是掛鉤股票指數、匯率、股票的產品,分別有94款、26款、22款,占比分別為30.42%、8.41%、7.12%。 資料顯示,2015年共有2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出現虧本現象。而今年一季度,共有16款產品出現虧本現象,數量是2015年全年的8倍,從所屬銀行來看,滙豐銀行有12款,恒生銀行有4款。
從掛鉤標的看,有14款產品的掛鉤標的是基金,有2款產品的掛鉤標的是股票指數,從虧損程度看,有14款產品虧損10%,有2款產品虧損5%。 分析指出,掛鉤股票、股票指數和基金類的理財產品,其投資風險主要取決於投資期內相應標的的漲跌情況,可預期性較差,尤其是部分中長期的產品,風險較高,且流動性差。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認為,適合這類產品的投資者應是熟悉股票市場的成熟投資者,但綜合考慮投資風險、收益和流動性,這類產品對目標投資者來說顯得比較雞肋。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隨著金價的修正上漲,掛鉤黃金類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又開始重出江湖。但今年一季度,黃金類理財產品卻大面積"不達標"。 此外,還有18款是中期看跌產品,在一季度黃金整體上漲的情況下,這些產品因多空方向問題,最終兌付的是產品設計中相對較差情形下的收益水準。
據記者瞭解,這樣的虧損和"未達標"現象在4月份仍在延續。
普益標準資料顯示,4月份有101款理財產品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其中79款為結構性產品,21款為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1款為組合投資類。 分析認為,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大多為結構性產品,其收益率通常取決於掛鉤資產(掛鉤標的)的表現。目前資本市場的整體風險依然不容忽視,儘管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較高,很有吸引力,但投資者仍要清楚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據銀率網資料庫統計,一季度有309款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預期最高收益率,不達成率為40.87%,其中掛鉤黃金的產品最多,為130款,占比42.07%。其次是掛鉤股票指數、匯率、股票的產品,分別有94款、26款、22款,占比分別為30.42%、8.41%、7.12%。 資料顯示,2015年共有2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出現虧本現象。而今年一季度,共有16款產品出現虧本現象,數量是2015年全年的8倍,從所屬銀行來看,滙豐銀行有12款,恒生銀行有4款。
從掛鉤標的看,有14款產品的掛鉤標的是基金,有2款產品的掛鉤標的是股票指數,從虧損程度看,有14款產品虧損10%,有2款產品虧損5%。 分析指出,掛鉤股票、股票指數和基金類的理財產品,其投資風險主要取決於投資期內相應標的的漲跌情況,可預期性較差,尤其是部分中長期的產品,風險較高,且流動性差。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認為,適合這類產品的投資者應是熟悉股票市場的成熟投資者,但綜合考慮投資風險、收益和流動性,這類產品對目標投資者來說顯得比較雞肋。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隨著金價的修正上漲,掛鉤黃金類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又開始重出江湖。但今年一季度,黃金類理財產品卻大面積"不達標"。 此外,還有18款是中期看跌產品,在一季度黃金整體上漲的情況下,這些產品因多空方向問題,最終兌付的是產品設計中相對較差情形下的收益水準。
據記者瞭解,這樣的虧損和"未達標"現象在4月份仍在延續。
普益標準資料顯示,4月份有101款理財產品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其中79款為結構性產品,21款為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1款為組合投資類。 分析認為,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大多為結構性產品,其收益率通常取決於掛鉤資產(掛鉤標的)的表現。目前資本市場的整體風險依然不容忽視,儘管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較高,很有吸引力,但投資者仍要清楚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