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上海保險業供給側改革啟幕

中国证券网
2016-02-04 10:10

已收藏

作為保監會放權基層、屬地化監管改革的主要試點城市,上海正式開啟保險業供給側改革的大幕。這預示著,正在通過區域性再保險中心、航運保險中心和保險資金運用中心來支撐形成國際保險中心的上海,2016年在保險領域將精彩紛呈。

上證報記者昨日從相關管道獲悉,上海保險業供給側改革的內容,主要聚焦於“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推進以下專案: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醫保個人帳戶結餘資金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深化大病保險制度、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個人稅優健康保險試點及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外匯保險等。

知情人士透露稱,具體而言,用醫保個人帳戶資金購買商業健康保險這一政策,有望率先於今年落地,目前相關方案已經上報,上海保險業內已就此由多家保險公司牽頭開發出兩款創新針對性保險產品,涉及住院自費部分報銷等範圍,之後將就保險機構參與主體的資質准入等出臺相關細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內也有城市在進行上述試點探索,但從結餘資金的規模來看,上海位居前列,這意味著一旦該試點實施,效果將更顯著。更需指出的是,由於醫保個人帳戶結餘資金為稅前列支,因此該舉措被市場人士解讀為,乃變相的商業健康險稅收優惠政策。

另一項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目前主要由上海發改委牽頭,正在制訂方案過程中。根據初步規劃,或將以“社保+商業保險”的模式,鼓勵保險機構開發針對老年護理需求的商業保障計畫,建立與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相銜接的統一支付制度。

此外,上海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一直被視為業內樣本,因其與其他省市相比,在病種保障模式、醫療管理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同時率先實行了大病保險市級統籌。在此基礎上,2016年,上海大病保險制度將進一步創新深化,深度介入醫藥費用控制、利用資訊化手段提升服務能力;外匯保險等相關業務的進一步推動,則將在上海自貿區保險市場體系基本成形的基礎上次第展開。

作為率先落實保險新“國十條”的城市,近年來上海一直走在保險業創新試點的前沿,於2015年率先推出航運保險產品註冊制改革、保險仲介機構股權資訊監管試點、大病保險創新制度以及多項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實施細則。

上海保險業交出的2015年成績單,也印證了創新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根據中國保險統計資訊系統資料匯總,2015年全年,上海市原保險保費收入累計1125.16億元,同比增長14.03%。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85.89 億元,同比增長12.45%;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739.27億元,同比增長14.87%,是同期上海市GDP增速的兩倍以上。

更關鍵的是,上證報記者從相關管道獲悉的細分資料顯示,2015年上海人身險(主要為壽險)業務在速度、品質、結構、效益四方面全面改善。2015年,上海人身險行業新單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1.5%,其中體現保費“含金量”的關鍵指標——十年期及以上期繳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0.9%;標準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9.1%,增速比上年提高37.5個百分點;以保障功能為主的普通壽險一枝獨秀,保費占比達到61.9%。

根據滬上保險公司的內部預測,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如能在2016年在滬落地,將在無形中撬動上海保險市場的巨大保費需求,保守估計上海保險業每年將因此迎來數百億新增保費規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