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專家建議從三方面探索和建設資本市場

北京
2015-12-02 09:26

已收藏

2015第八屆金麒麟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在中國資本市場現有環境下,應圍繞資本市場的內在規律進行投資,按照資本市場邏輯,提前消除金融結構中的潛在風險,建議從投資理念、市場結構、監管理性三方面探索和建設資本市場。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表示,中國金融結構比較傳統,銀行類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規模在整個金融結構中占比比較高,並且還在不斷地提高和擴大,這種金融結構內含比較大的潛在風險。資本市場的邏輯就是要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和資產證券化的機制讓潛在風險提前消化與流動,讓不斷累積的存量化金融風險流動起來,從而維護金融體系安全。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資本市場本身確實很難理性,但可圍繞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建設。一是投資理念要理性。上市公司股價上漲要靠企業盈利,不能只看分母,只靠流動性推動。企業只有賺錢才能在市場上有好的表現。我們在批評這個市場有很多不理性、不合理現象的同時,投資者也該反思自己。二是市場結構要合理。當前市場結構是機構散戶化,散戶"羊群化",希望借助這一輪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改革,能夠改善市場結構,弱化散戶為主的市場特點。三是監管要理性。監管要打擊內幕交易,推動資訊披露。指數的漲跌不應在監管範圍之內,資本市場也不應被工具化,成為某類企業脫困的場所,而應該是一個融資、交易、定價的平臺。

納斯達克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一力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有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邏輯。以個人在國外資本市場的經驗,資本市場的核心規律就是波動一定要圍繞資產內在價值。國家政策導向不應鼓勵老百姓都拿著資金去買股票,應更多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基金管理人,鼓勵老百姓把錢交給專業機構投資人管理。專業人員投資會相對更加理性,會按照資本市場的內在規律操作。同時,國內要有更多配套衍生產品,市場也會因此更加活躍,但對於衍生品監管也要及時跟上。 除了是交易、融資、定價的平臺以外,資本市場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投資功能。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中國股市唯一正確的道路是保護投資人,給投資者以回報,同時維繫中國股市供求平衡,這就能讓市場理性起來。至於如何在引資速度和融資速度之間做到平衡,可以考慮消除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差價,如此市場就能維持穩定。

吳曉求認為,此前股市異常波動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高杠杆,高杠杆主要因為融資管道狹窄。證券公司股票收益互換也屬於杠杆業務,甚至超過場外配資、民間配資的十倍。二是監管獨立性不夠,監管滯後。對監管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指數上漲,而是維護市場穩定,保持市場透明度,保證市場"三公"原則,同時還要把風險控制到最低程度。三是交易技術的進步,包括程式化交易等,這與交易制度改革有一定關係。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