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治沙種樹--中國沙漠居民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呼和浩特
2020-08-03 09:47

已收藏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3日電(記者徐壯、任耀庭)1萬多畝草場的深處,吉日嘎拉圖大叔坐在新建的現代化磚房裡,回憶起30多年前從打工的縣城倉皇回到家中的情形。

"我父親說你趕緊回來吧,門都快被沙子擋住了!"大叔說,那個時候,他家所在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審召鎮布日都嘎查,正位於著名的毛烏素沙地中心地帶。17萬畝的地裡,只有2萬畝有草。"屋前屋後都是沙子,沒有一點綠色。"

毛烏素沙地圍屋的歲月裡,吉日嘎拉圖大叔家的草地,只夠養活十幾頭羊和一頭牛。生活的貧困讓他和妻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貼補家用。

在旗裡待了36天,妻子敖特根格日勒就待不住了。"我只會放羊,打工什麼也做不好。"不習慣的城市生活、對牛羊的眷念,加上父親的呼喚,讓夫妻倆毅然決定:回家!把沙地種成草地!

"那個時候哪懂怎麼種?一開始種沙蒿沙柳,種了5年都種不活。"說起當年的往事,大叔笑得淳樸,"花了3年時間,活了8成,結果第4年又被流沙埋住了。"

性格剛直的蒙古族人不講辛累,一切不過從頭再來。沙蒿幹死,那就補種;沙地會流動,換個方向種。幾經嘗試,大叔終於在黃沙中看到了些許綠色。

"到了2005年,我家所有沙地都種遍了。一些地方到現在已經種了兩遍。"吉日嘎拉圖驕傲地說。

如今,大叔家的草地可以養起200多隻羊,40多頭牛,一年純收入達到18萬多元。裝修現代的新房前後草木蔥蘢,門前的杏樹已經成材,果子酸甜可口;長得最高的沙柳叢,牛羊鑽進去就看不見。

沙地變綠,還帶來其他"寶藏"。

賀子華大哥的家中窗明几淨,白色瓷磚地光可鑒人,映照出主人家的勤儉。然而就在去年以前,他家還是圖克鎮烏蘭什巴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同吉日嘎拉圖家一樣,賀大哥的家也曾被毛烏素沙地四面圍困。他的父親,也曾充滿希望地把一株株沙柳,像一個個夢一樣種下。

賀子華沒想到的是,當年種下的沙柳,如今還可被多重利用。

烏蘭什巴台村黨支部書記劉二飛告訴記者:"沙柳3到5年就會枯死,但只要按週期採伐,沙柳就會一茬又一茬,越長越茂密。"

沙柳有什麼用?當地的毛烏素生物質熱電公司專門用它來發電。2019年,這家公司以400元每噸的價格,收購了當地牧民的25萬噸沙柳,發了1.6億度電,帶動周邊5000多戶牧民增收。

此外,沙柳還能被加工成生物質燃料顆粒。經過乾燥、粉碎、壓縮等一系列工序,灰撲撲的沙柳就成了小拇指大小的一個個圓柱體。小小一捧,發熱量可達到同等重量標準煤的60%。

去年,烏蘭什巴台村建起烏審旗第一家生物質燃料顆粒加工廠。劉二飛介紹,靠賣沙柳和工廠分紅,村裡每戶平均能增收5000元,多的能達到3萬元。

2018年,賀大哥賣了超過14噸沙柳,在政府幫助下,新建了120平方米的羊棚,打了一座150米的深井。一年下來,他家年收入達到7萬多元。

"父親把沙地固上了,我還想在上面種苜蓿,攢錢給兒子娶媳婦。"賀大哥說。

幾代人的努力,就這樣讓曾經躁動不安的毛烏素沙地"安分"了下來。沙固住了,就能種草、放牧,長草、賣枝,種樹、結果。沙地綠了,每抹綠色都是財富。

吉日嘎拉圖說,明晃晃的沙地已經很難找到了。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