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5日電(記者郝玉、宿傳義)9月以來,新疆秋意漸濃,葡萄溝內藤蔓交織,處處彌漫著葡萄的香甜。素有"火洲"之稱的新疆吐魯番正沉醉在流蜜的季節中。
被稱作中國"熱極"的吐魯番,是中國的葡萄之鄉。眼下正值吐魯番葡萄成熟上市的季節,過不了多久,一串串玲瓏可愛的葡萄便會出現在全國各地居民的果盤中。
當清晨的陽光穿過碧綠的葡萄藤,照在晶瑩剔透的"無核白"上時,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村果農沙塔爾·亞森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採摘、打包、運輸……看著身後果實累累的葡萄筐,沙塔爾·亞森難掩喜悅之情。"`無核白`葡萄糖分很高,很多外地人都喜歡吃這個。每年豐收前,一些老闆就來找我訂,根本不愁賣。"他說。
吐魯番從東漢至唐高昌王國和西州時期,已盛行葡萄種植。此處盛產的"無核白"葡萄的平均含糖量為22度,最高可達24度,相較于普通葡萄12度的甜度,高出了近一倍。
一顆葡萄要歷經怎樣的努力才能夠變成"蜜"?答案與吐魯番的自然地理條件密不可分。地處新疆中部的低窪盆地,吐魯番氣溫高、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葡萄生長。同時,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魯番的地下水儲量豐富,葡萄含糖量非常高。
儘管肉厚汁甜,但對於沙塔爾來說,過去葡萄卻很難走出家門。"農民不會管理葡萄,沒葡萄架子,葡萄全都趴在地上。那個時候葡萄爛得很多,賣也賣不出去。"
為了留住這份甜蜜,當地果農對葡萄架式進行改造。通過抬高棚架,使其通風透光,葡萄產量和品質大大提高。果農的葡萄架越架越高,收入也越來越好。"一畝地能賺六、七千塊錢,是原來的三、四倍。"沙塔爾說。
"無核白"甜度高,也更加"嬌貴",很容易在路上腐壞,這是制約這種葡萄"走"出去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吐魯番積極發展冷鏈倉儲企業17家,這些企業一次性儲存吐魯番季節性水果、乾果4.2萬噸。剛採摘下來的葡萄,立即被送入保鮮庫"打冷"24小時,再裝進專用的冷藏車。
2018年,吐魯番市銷售鮮食葡萄36.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7.7億元,葡萄乾交易量1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4755元,其中葡萄產業人均純收入5154元,對人均增收的貢獻率占到一半以上。
小小的葡萄正在火洲大地釋放出越來越大的能量,這也讓沙塔爾對未來有了更長遠的打算。"以後把自家院子打造成體驗式的葡萄園,遊客可以採摘品嘗,也可以欣賞歌舞。到時候,我家又多了一筆收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