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高歌猛進之後,中國本土手機產業已在全球市場的競逐中穩佔有一席之地。現在,它們趕超頂級跨國品牌的“逆襲戰”已從硬體比拼的“上半場”進入了“軟硬兼顧”的“下半場”。
4月19日,小米公司發佈了2017年度雙攝旗艦手機小米6,這也是國內發佈的首款基於高通驍龍835平臺的手機產品。
據瞭解,小米6採用了2倍無損光學變焦的變焦雙攝解決方案,使得小米6拍攝遠景更清晰,拍攝人像則具有單反般的背景虛化效果。小米6與蘋果iPhone 7 Plus採用的變焦雙攝方案一致,在此基礎上又具備了四軸光學防抖功能,拍人像效果尤其是暗光環境下效果更佳。
小米6另一大亮點在於其鐘錶般精湛工藝,四曲面玻璃機身與高亮不銹鋼邊框完美結合,共有亮白、亮黑、亮藍三個顏色版本,6GB+64GB版定價2499元,6GB+128GB版定價2899元。陶瓷版6GB+128GB,定價2999元。
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小米6是讓所有小米人期待了7年的巔峰之作。他說,手機行業是目前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戰場,而小米一度只用兩年半的時間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而在華為P10系列手機的發佈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在實現了進入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目標後,這家企業已經完成了從落後到趕上蘋果、三星這樣品牌的部分目標,“現在我們仍然處於趕超的上升進程之中。”
以華為、小米、OPPO、vivo等為代表的中國本土手機品牌“異軍崛起”,是過去數年間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最顯著的變化。在三星、蘋果等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的同時,多個中國手機品牌進入全球份額前十行列,華為則以9%左右的份額穩居全球前三。
作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中國國內市場的份額變化更為明顯,華為、小米等為代表的本土品牌佔據市場份額80%以上,以往占絕對優勢的個別跨國品牌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已經“風光不再”。
更重要的是,中國本土品牌也徹底扭轉了“價低質次”的傳統印象,在中高端市場上同樣取得驕人成績。以華為為例,售價超過3000元人民幣的P9系列銷售總量已經突破1200萬台,最高售價接近6000元人民幣的P10系列銷售量也有望超過1000萬台。而美國媒體也對小米MIX全面屏手機給予了高度評價,甚至驚呼:小米提前發佈了IPhone。
在業界人士看來,硬體能力的持續提升、產品性能的大幅改善,是過去幾年中國手機品牌“逆襲”全球巨頭的主要動力所在。餘承東說,和蘋果、三星等相比,華為此前的差距主要集中在技術和品牌兩方面,“但現在,雙方產品技術性能差距已經明顯縮小,一些獨創技術如雙攝像頭、通信功能等甚至實現了反超。”
與此同時,更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行銷策略也成為中國本土手機品牌趕超國際巨頭的重要推動力。過去幾年中,在大力發展線上銷售、加快“互聯網+”的同時,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在內的手機企業都投入鉅資,鋪設了數百甚至數千家實體店面,滿足了消費者偏愛現場體驗拍照、音樂、語音等功能的市場需求轉變。
但在看到追趕成績的同時,人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本土手機的“逆襲戰”將是一場艱苦的“長跑淘汰賽”。去年以來,受關鍵零部件供應量不足導致價格上漲、品牌競爭激烈程度持續提升、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等影響,中國本土手機品牌銷量增長有所放緩,利潤率受到明顯擠壓,蘋果、三星兩大巨頭佔據全球手機市場主要利潤份額的局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在產品性能逐步趕上的基礎上,中國品牌和跨國品牌競爭的焦點已經集中在了操作性能的體驗上,手機‘軟體’性能的優劣將決定未來的市場方向。”餘承東說。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是導致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雲服務總裁蘇傑說,在全球年出貨量超過1億部後,目前華為消費者雲服務的全球移動使用者數已經達到2.1億人,對手機服務性能要求更高的換機需求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安全、豐富、高品質的應用和內容服務成為爭取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砝碼。”
餘承東表示,在借鑒蘋果、三星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華為正在進一步加大對安卓作業系統的研發投入,並聯合國際上下游產業鏈條推進適合安卓系統的綠色、安全生態體系建設,以此提升中國品牌的全球競爭力。
“我們將不斷擴大安卓平臺的適用範圍,這一點不僅在中國國內市場得到體現,在國際市場上也將得到體現。”他說。
人工智慧領域也是中國本土手機品牌發力的重要方向。去年以來,多家手機廠商推出了智慧語音、智慧操作等方面的新功能、新服務。此外,移動支付、虛擬實境等也是本土手機企業關注的重點領域。
一些業界專家則提醒說,在這場“淘汰長跑”中,中國本土企業必須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持續走特色化競爭之路。
普華永道內地及香港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夥人周偉然說,在市場接近飽和的當下,要打破消費者的審美疲勞,企業必須拿出獨一無二的看家技術,避免陷入“千機一面”的惡性競爭之中。
餘承東說,在“下半場”競逐中,華為將借助在通信產業上的雄厚積累,通過持續增大研發投入繼續保持趕超步伐,“華為去年的研發投入超過100億美元,僅次於大眾和三星排在全球第三位,我們將在通信性能和作業系統等領域持續發力改善,我們對實現自身目標充滿信心。”
而雷軍表示,“小米過去幾年成長太快,(包括)售後(在內)有很多細節的確有問題。所以,這兩年在減速調整,優化細節。”對於小米的未來,雷軍強勢表態說:“我相信,我們遲早可以回到中國第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