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最近一項調查發現,作為對傳統內燃機(「內燃機」)的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電動車在中國的發展正獲得快速的增長。
這份與預致汽車諮詢有限公司共同撰寫的題為《消費者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認識》的報告發現,57%的新能源汽車車主和76%的潛在買車人士認為電動車比內燃機汽車更經濟合算,也更為環保。
國家補貼和免費牌照也是購買電動車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實施限制車牌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另外,潛在買車人士認為較低的維修保養成本和環保益處是他們購買電動車的主要原因。
選擇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和潛在買車人士的主要推動因素是品牌意識,受訪者對國際品牌和國內品牌均有認識。對車主來說,其他主要驅動因素是產品質素和專業服務,對潛在買車人士來說,則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行業領導地位和成熟度。
此次調查還發現,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和潛在買車人士對有關電動車的共用經濟抱持十分積極的態度。在有關從汽車共用服務中選擇自駕電動車的問題上,65%的受訪者同意他們會使用這個服務,但承認他們仍然會擁有自己的汽車。
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陳友合(Huu-Hoi Tran)指出:「隨著電動車在中國市場漸受歡迎,而且社會越來越接受以電動車取代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中國的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期望值也在不斷上調,以滿足他們不斷上升的駕駛需要。」
「中國的消費者意識到需要改善技術去確保安全。不過,他們在如何看待電動車對他們以及對社會的作用方面,卻有十分清晰的期望。 簡言之,電動車應滿足他們的交通需要——例如往返交通和合理的充電速度,並且環保。」
預致汽車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豫指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對可行駛里程、充電速度和方便性等有清楚的期望,但他們對新能源汽車價格的期望卻更為明確。大多數這些消費者希望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與類似的燃油車價格相若或低於類似燃油車價格的
125%。
「不過,現今新能源汽車的零售價格通常都高出類似傳統汽車價格的兩倍甚至三倍。對於汽車製造商而言,在2020年底逐步廢除所有補貼之前,他們僅剩下四年時間去降低它們的成本。否則,在沒有實施車牌限制的城市裡,消費者可能就不願意購買新能源汽車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