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目光的注視中,英國議會下院29日晚投票表決,要求首相特雷莎·梅與歐盟就“脫歐”協定重新談判,對現有協定中“愛爾蘭邊界問題”所涉及的“備份安排”內容進行修訂。對此,歐盟方面第一時間表示拒絕重新談判,英國“脫歐”進程陷入新的僵局。
在離正式“脫歐”只有短短兩個月之際,英國做出“悔約”決定,讓英國“脫歐”前景蒙上陰影。
“脫歐”是近年來西方世界放飛的第一隻“黑天鵝”。2016年6月,時任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為了鞏固自身政治地位,啟動了一場自以為勝券在握、其實準備不足的“脫歐”公投。英國選民以52%對48%的微弱多數支持“脫歐”,英國的局勢步入“W”形顛簸之中。
從法理上看,當時的“脫歐”公投結果沒有法律約束力,英國議會和政府可以不執行,是否啟動“脫歐”還有迴旋餘地。但英國政治角力的結果卻是,卡梅倫的接班人特雷莎·梅於2017年3月29日簽署“脫歐”申請文件並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程式。英國就此踏上“脫歐”之路。
經過近兩年馬拉松式談判,英歐雙方於去年11月份正式達成“離婚”協議。然而,就在“脫歐”路徑走向明朗之際,本月中旬英國議會以創紀錄的“一邊倒”投票否決了這一協議。英國《太陽報》以17世紀滅絕的渡渡鳥為例報導稱,“梅的‘脫歐’方案像渡渡鳥一樣死去。”
而今,英國議會的再次投票,讓“脫歐”協定中最具爭議條款的談判又被打回原點。“悔約”不僅讓英方可信度降低,而且讓工商界對“脫歐”進程面臨的新波折憂心忡忡,英鎊應聲下跌即是明證。
回望過去兩年多時間,“脫歐”這只“黑天鵝”把英國折騰得夠嗆。一是製造政壇大漩渦——一位首相為此下臺,一位首相歷經兩次不信任投票在苦苦支撐,另有十幾位內閣大臣辭職,唐寧街10號兩年來幾乎無心他顧,專門打理“脫歐”事宜;二是讓英國陷入更大分裂,不同黨派之間、執政聯盟內部、執政黨內部、不同地區之間、不同階層之間圍繞“脫”還是“不脫”、怎麼“脫”爭執不休,對立加深;三是對經濟的負面效應凸顯,一些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開始向歐洲大陸轉移,比如索尼將其歐洲總部挪到荷蘭,荷蘭方面還在說服200多家跨國公司把歐洲總部從英國搬到自己國家。
接下來怎麼辦?“脫歐”的下一步棋怎麼走?當下,除了要求“悔約”重新談判,英國議會還投票反對“無協議‘脫歐’”,也否決了延遲“脫歐”。換言之,英國方面指定了唯一的“脫歐”路徑:修改當前版本的“脫歐”協定,且在兩個月之內實現有協議“脫歐”。從當前情形看,這多少有點一廂情願。除非歐盟鬆口,否則梅首相面對的就是一道無解的方程。
歐盟已經一再表示拒絕更改當前版本的“脫歐”方案。從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到法國總統馬克龍,都紛紛表示當前版本是“最佳協議”,不會重新談判。梅首相要說動歐盟,目前看,底氣不足、底牌不多。
英國方面唯一的“殺手鐧”可能是“硬脫歐”,一些英國媒體最近也在猜測,“歐盟一定會先‘眨眼’”。實際上,“硬脫歐”的結果必定兩敗俱傷,但傷得更重的肯定是英國。
英格蘭銀行和英國工業聯合會預計,“硬脫歐”如果成真,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一年內將下降創紀錄的8%,降幅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英國經濟的打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算,歐盟經濟則會被拉低1%以上,甚至可能波及世界經濟。一段時間以來,包括比利時、荷蘭、法國、德國在內的一些歐盟成員國正在籌畫預案,應對無協議“脫歐”。
“脫歐”這只“黑天鵝”從放飛到持續襲擾歐洲,有著深層次根源。一方面,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疏離感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近年來國際政經格局發生了深刻演變,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重創歐洲,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企、民粹與極端思潮抬頭,歐洲一體化風光不再,歐洲的“失落”推動著英國的“疏離”,“分家單獨過好日子”的思想在大不列顛有不小的市場。
當前,“脫歐”大戲新的一幕已拉開,英吉利海峽兩邊將開啟新一輪博弈與折騰。放飛易,收歸難——“脫歐”這只“黑天鵝”何去何從,目前仍是未知數。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