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如何客觀理性認識杠杆率?

中国财富网
2019-01-24 11:49

已收藏


本周,新華網思客推出改革與調整——專家預判2019經濟趨勢系列問答,本期為第二篇,重點討論如何理性認識杠杆率。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當前的重要問題不是杠杆率過高,而是要調整債務的品質。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去杠杆的核心目標應該是把債務率的分母做大,從而稀釋債務。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長黃益平則建議把舊的債務封閉起來慢慢消化。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認為解決舊賬的同時,還需不新增不良貸款。

思客:如何看待我們目前的債務規模?

李稻葵:我認為,中國的金融系統需要進行體制性的深刻變革,而非簡單的杠杆總量調整。要全面客觀認識宏觀杠杆率的本質,理性對待杠杆率數字的國際比較。

徐高:我們的債務總規模占GDP比重確實在上升,但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更何況我們的儲蓄率比發達國家高得多。國內債務增長其實是有其合理性的。

思客:對於杠杆率,應如何看待總量和品質之間的關係?

李稻葵:理性看待總量的同時,更應重視品質。

首先,要全面客觀認識宏觀杠杆率的本質,理性對待杠杆率數字的國際比較。近年來對中國宏觀杠杆率過高的擔憂不絕於耳,主要依據有兩條:第一,目前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包括政府、非金融企業和居民)與GDP的比重為253.1%(BIS資料庫2018年6月資料),已經略超美國的水準(248.9%),明顯高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第二,從杠杆率增長情況來看,2008以來我國非金融部門債務與GDP比重快速攀升,平均每年增加超過10個百分點。並以此認為中國當前杠杆率水準過高,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我們認為這種分析方式忽略了各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國民儲蓄率水準等方面的差異,在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的影響後,我們認為中國宏觀杆杆率水準目前仍處於正常區間。

其次,中國當前的首要問題不是杠杆率過高,而是要調整杠杆結構優化杠杆品質。

杠杆總量的問題固然值得關注,但更本質和關鍵的問題是杠杆的結構問題。債務如同一個人的體重,如果身材勻稱,體重的增加體現於肌肉和骨骼,其實是身體更加健康的標誌;反之,如果體重的增加體現為贅肉乃至腫瘤,則需要下狠功夫進行健身和治療。片面依賴總量控制下的市場自發調整、忽視制度層面的深化改革和結構層面的優化升級,無疑南轅北轍。

思客:那麼目前我國杠杆的結構性問題主要有哪些?

李稻葵: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條。

第一,企業分化明顯,企業間資金分配效率低、市場出清慢。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國包括金融體系在內的整個經濟體系市場出清的能力不足,對低效、無效企業的清退能力有限。低效、無效企業退出慢,一方面加劇了融資貴、融資難問題。低品質企業優先佔用了金融機構的信貸資源,這樣做可以讓銀行掩蓋問題,降低帳面不良率,但新企業、好企業得到貸款更加困難,進而推高融資成本。另一方面,低效企業技術差、產品品質低下,更願意打價格戰,靠低價維持生存,拖累了好企業的業績,擾亂市場秩序。更嚴重的是,低效企業退出慢也導致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被佔用,降低了經濟的生產率。

第二,債務融資工具結構不合理,過分依賴銀行信貸,債券市場發展不充分。我國股票市場比重與美國、英國差距不大,但債券市場比重明顯過小。根據ACCEPT(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測算,債券融資只占融資總規模的21%。我國債券市場中,國債和公司債比重偏低;債券市場分割嚴重,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尚未打通。

思客:面對目前債務的結構問題,您覺得應該如何發力解決?

黃益平:杠杆率高在兩個地方,第一國有企業,第二地方政府。有沒有可能把其中一批效率比較低的部分,轉移出來封閉在一個平臺上慢慢化解。這樣,對銀行來說也好事,對企業來說也是好事。把舊的流量切斷,把存量封閉起來,新的增長也許能找到一些源泉。

張健華:我非常贊同加快處置不良貸款,另外就是不要新增不良貸款。在處置舊的不良貸款和不新增不良貸款方面,華夏銀行兩頭都在做。一方面要處置已有的歷史包袱問題,其實更擔心的是未來不要出現大量的不良貸款。

李稻葵:在結構的調整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著力:

第一,在企業層面,要進一步引導信貸資源從壞企業轉移到好企業。要進一步打破“剛性兌付”,加快不良資產的核銷和處置,加速僵屍企業的退出,這有助於更多信貸資源流向更有效率、更具潛力的企業。

第二,在債務工具方面,大力完善債券融資體系,與銀行信貸體系形成有效互補。

第三,要理順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機制。要充分考慮基建專案的特性,將其與一般信貸區別對待,建議成立專門的“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基礎設施投資基金”。

總之,“去杠杆”的核心不是總量控制,而應精准施策。

徐高:去杠杆的核心目標應該是把債務率的分母做大,從而稀釋債務。

中國居民消費占GDP比重比世界平均水準低了很多,想降低債務率,辦法就應該是增加消費,減少儲蓄。但是居民消費意願比較低,居民消費占GDP比重比較低的核心原因是居民收入占整個GDP的比重比較低。收入分配把大量收入導向消費者之外的部門,導致我們儲蓄比較多。如果要化解債務率的分子,減少債務規模,就應該是推動消費轉型,通過調節收入分配結構,把更多收入導向消費者部門。

接下來,政策還要做一些實質性調整。央行的貨幣政策傳導到實體經濟需要商業銀行體系加以配合,現在把商業銀行的派生機制很大程度上給約束住了。所以央行發現基礎貨幣投放並不能夠同時帶來廣義貨幣相應的擴張,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這方面不暢。這時候就需要調整一些具體措施,包括資管新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問題。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