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或開闢港口貿易新格局

北京
2017-07-07 10:25

已收藏


寒冷、人口稀少、生活著北極熊。一直以來,談起對北極的印象,很多中國人往往浮現出這麼幾個畫面。然而,隨著北極融冰加速,北極航道興起,有可能切實的改變全球的港口格局,而中國國內的港口功能也可能將因此改變。

7 月 3 日,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採訪。新華社公佈的採訪實錄顯示,中方歡迎並願積極參與俄方提出的共同開發建設濱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議,希望雙方共同開發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別是北極航道,打造“冰上絲綢之路”。這是中國官方最高層對中俄共建北極航道的最新表態,也是對近期俄羅斯共建“邀約”的回應。而就在較早前中國官方公佈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中,首次將“北極航道”明確為“一帶一路”三大主要海上通道之一。

大連海事大學基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分析,習近平主席的表態,使得中俄就共建北極航道的共識上升至官方最高級。中俄在北極航道合作方面已有較深合作基礎,近期或有更深入的合作。同時,專家分析稱,隨著中俄共建北極航道的推進,中國的港口區域格局也可能將逐漸改變,上海、大連等港口將成重要的北極航道港口。

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國際航運界公認的北極航道,主要包括兩條航線:主要穿行于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線(俄羅斯稱為“北方海航線”),以及穿行於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的西北航線。此外,理論上還存在一條穿越北冰洋中心、當前尚不具備條件的中心航線。

臨近俄羅斯的東北航線,是中國許多地區到達歐洲的最短航線。據測算,從中國上海以北的港口前往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港口,比傳統航線航程縮短約 25%-55%。

尤其是近些年隨著北冰洋冰川的加速融化,穿越北極圈的航行條件越來越成熟。2013 年,中遠集團旗下的“永盛”號,成功穿越東北航道,吹響中國商船通行北極航道的“第一聲”。未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商船,也極有可能通過北極航道到達歐洲。

要較好地利用北極航道,與俄羅斯的合作成為必然。在北極開發問題上,俄羅斯對中國持開放態度,“共同開發”的“邀請”不斷。

2015 年,中俄總理第二十次定期會晤,達成“加強北方海航道開發利用合作,開展北極航運研究”的共識。與此同時,俄羅斯還提出從遠東至亞太地區的“濱海國際運輸走廊”,以及“冰上絲綢之路”等開放戰略,而北極航道是其中的重要載體。

而在最新的表態中,據新華社公佈的採訪實錄,習近平在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採訪時提到,在互聯互通層面,我們(中方)歡迎並願積極參與俄方提出的共同開發建設濱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議,希望雙方早日建成同江鐵路橋、黑河公路橋等重大跨境基礎設施,共同開發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別是北極航道,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教授陸俊元表示,國際合作是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主管道之一。由於俄羅斯在北極地區和北極事務中的獨特地位,中俄北極合作的意義格外突出。俄羅斯在中俄合作利用北極航道問題上的積極態度,是北極航道利用領域和中國與北極國家雙邊關係突破性發展的重要信號。

另一個國家層面的進展是,6 月 20 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海洋局聯合發佈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北極航道被明確為“一帶一路”海上合作的三大通道之一。

對中國來說,取道東北航線不僅意味著開通前往歐洲的海運捷徑,還預示著中國企業能更便捷參與開放航道沿線豐厚的能源資源,開展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表示,東北航線沿線港口、補給點較少,中國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實力和旺盛的市場需求,是俄羅斯與中國開展合作的基礎。這種合作模式未來有望繼續延續下去。

中國港口功能定位將改變

在外貿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企業對成本極其敏感。中國與俄羅斯共建的“貿易捷徑”北極航道,會否帶來全國港口格局大調整?據張俠估算,從航程上看,廈門以北的港口通過北極航道進入歐洲,都能節省成本,而尤其以上海以北的港口節約最為明顯。

李振福分析,隨著北極航道開發利用的推進,中國的港口格局將迎來明顯的改變。由於當前的海運航線主要在中國南線,而北極航道又是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因而主要利好北部地方。“大連港、天津港等北部地方的港口有望成為重要的北極航道港口。”他說,“而上海港由於區位優越、貨源充足,可南可北,在全國港口格局的地位將更加突出。而位於南方的珠江口港口群,有可能將遭遇貨源分流的影響。”

不過李振福認為,即使受到一定衝擊,但香港依舊會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中心,而深圳港等亦是重要的一線港口。

目前,大連港和天津港已有實際利用東北航道的案例。中遠集團旗下的“永盛”號商船,已成功從大連港和天津港出發,抵達歐洲國家。而俄羅斯的相關規劃也給中國某些港口帶來增量。2016 年年底,俄羅斯政府批准《“濱海 1 號”和“濱海 2 號”跨境運輸走廊開發構想》。根據設想,這兩條國際運輸走廊將連接俄羅斯濱海邊疆的遠東南部港口與中國東北省份,同時以過境運輸的方式發往韓國、日本和中國南部。

從地方政府的佈局來看,“近水樓臺”的東北地區也試圖“先得月”。2015 年,遼寧提出加快構建“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三條綜合交通大通道。其中,“遼海歐”則是遼寧省與中遠集團合作開通經過北極東北航道的線路,由大連港經白令海峽至挪威北角附近,再前往歐洲各港口,航程由傳統航線的 1.3 萬海裡縮短至 8000海裡,運輸成本節約 30%左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北極航道開發仍有不少掣肘因素:時常反復的冰情、航行資料不足、沿途補給點的施工難度、東亞與北歐貿易往來的貨源不足等問題,這些都使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無法在近幾年迅速完成。“必須看到北極航道的開發是個緩慢的過程,因而北極航道對全國港口、全國貿易格局的影響也是個緩慢的過程,”李振福說,“不過企業應該預先做好準備。”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