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人臉識別已具大規模商用條件 A股公司卡位“大生意”

中国证券网
2017-03-24 10:14

已收藏


“先讓機器看懂世界,再讓機器真正思考。”——人工智慧社會的到來,離不開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而人臉識別是代表性的技術之一。在這場世界角逐中,中國企業成為一匹黑馬,掌握著話語權。

今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中國的“刷臉支付”。這是該榜單創建16年來首個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

業內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我國的人臉識別產業的需求旺盛,需求推動導致企業敢於投入資金。目前,該技術已具備大規模商用的條件,未來三到五年將高速增長。而今年,這一技術有望在安防領域迎來大暴發。

智慧社會入口之戰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資訊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作為智慧社會的第一入口,人臉識別被資本視為顛覆性的黑科技。在中國,上至三大互聯網巨頭BAT,下至創業團隊都已紛紛佈局。

百度是在人臉識別領域佈局較早的公司之一。2016年,百度的人臉識別技術開始在多種場景落地。在百度大廈,員工已經實現了刷臉進樓;在烏鎮景區,遊客可以刷臉通過景區閘機。未來,百度將把“刷臉”推廣到日常生活的更多領域。

阿裡也對人臉識別極度重視。目前,阿裡已全面將該技術應用到自己的支付寶、淘寶等平臺,並將協同旗下的其他業務板塊等,培養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

騰訊則成立了優圖團隊研發人臉識別,為QQ 空間、騰訊地圖、騰訊遊戲等50 多款產品提供圖像技術支援。

目前,國內從事人臉識別業務的初創公司數量眾多。位於技術第一梯隊的包括Face+ +、雲從科技等,它們正被資本捧在手心。

A股上市公司也在這一市場展開爭奪。前不久,工大高新子公司漢柏科技在北京運營總部舉行了媒體溝通會,展示了一系列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行業解決方案,覆蓋了通道類、監控類、門禁類、大屏類以及平臺類全人臉識別系列產品。漢柏科技表示,基於人工智慧的人臉識別技術,是讓用戶接入未來智慧社會的一把鑰匙。

漢柏科技副總經理邱召強對上證報表示,電腦視覺技術是人工智慧領域目前最為成熟的行業,目前漢柏科技的人臉識別產品已具備可見光和近紅外的雙融合演算法實力,進入了成熟部署階段。

而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認為,公司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行業還處在“戰國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一個機會。2015年,佳都科技宣佈,與關聯方新余卓安投資管理中心共同出資5000萬元,投資雲從科技,投資完成後公司及卓安投資占雲從科技27%的股權。

三道門檻鍛造贏家

百家爭鳴的時代,更容易異軍突起。業內人士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技術實力、技術落地的思路、落地的速度等因素,決定了參與者能否成為最後的贏家。

技術是第一道門檻。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曾表示,人臉識別技術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方能有所建樹。未來,有實力的公司一定會脫穎而出。

雲從科技的實力有目共睹。2016年9月,在微軟舉行的圖像識別挑戰賽(MSRIRC)上,來自中國的雲從科技CIGIT(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實驗室,以大幅領先優勢戰勝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13支隊伍,奪得桂冠。這也是雲從科技核心研發團隊第七次登上該技術的世界之巔。

商業化則是成功的第二道門檻。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只搞技術,將很容易被替代。

目前,人臉識別產業鏈分為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產品、銷售及售後等部分。如果既做技術又搞產品,鏈條會變長,從中衍生的問題也會變多。雲從科技的做法是把兩端的優勢拉起來,先控制核心技術,然後控制客戶資源,在有這兩個支點的情況下,產業鏈上其他環節的公司會自動靠過來。

雲從科技品牌部負責人徐超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投資人應選擇有實力深入行業、擁有造血功能的企業,謹慎觀望說自己什麼都能做的非巨頭企業。”

經驗是成功的第三道門檻。

“起初人臉識別公司還只是在技術參數門檻上廝殺,幾年後洗牌會洗到經驗門檻,沒做過這個的人可能就進不去了,所以出手要早。”西安銀行科技部負責人如是告訴記者。

迄今為止,雲從科技的經驗值最高。國內一百多家商業銀行中,使用雲從科技人臉識別技術的多達幾十家。在銀行系統的人臉識別應用中,雲從科技的市場佔有率最高。

不少A股公司也在“狂刷”經驗值。

川大智勝前幾年開始投入的高精度三維人臉照相機和人臉自動識別產品,目前已經開始產生效益。

高新興的“視頻+人臉識別+電子車牌”模式受益於物聯網發展,目前在手訂單飽滿。

而賽為智慧研發專案人臉識別產品已驗收結項,將有效提高公司現有集成項目的盈利水準。

蘇州科達則擁有人臉識別技術相關軟體著作權,已開發出人臉檢測模組。

在一些重要的國際性會議上,也有A股公司的技術。神思電子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人證同一認證與社會化資訊採集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杭州G20峰會安保的方方面面。

人臉識別產業即將進入暴發期

如果說2017年前是人臉識別技術的佈局階段,那麼2017至2018年,人臉識別產業將進入暴發期。“2017年,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安防領域會迎來一次大暴發。”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說。

作出這樣的判斷,周曦的依據有兩點,第一,安防是絕對剛需,而且與金融行業求穩的特點不同,安防的特點是暴發性,只要效用明顯,便會迅速、大範圍得到推廣使用;第二,安防領域以前之所以沒有大範圍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是因為技術仍不過關,而今天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可以真正做到幫助公安提升破案效率。

周曦稱,2017年,雲從科技會大力拓展安防領域市場,來自安防方面的營收也會全面超過金融方面,不過雲從科技還是會以金融市場為大本營,以金融行業的業務為基礎向其他行業拓展。

徐超則認為,電腦視覺領域的市場規模會在2020年達到千億,人臉識別近三到五年會保持高速增長,之後其他分支如無人駕駛等會逐漸大規模落地。今年雲從科技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做到安防行業第一,第二是與百度、騰訊、科大訊飛開始一同實施國家發改委“互聯網+”人工智慧平臺。

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人臉識別目前應用仍以安控為主,包含出入境管理系統、嫌疑犯偵查系統、門禁系統。但近年也逐漸應用在企業或零售廠商的客戶服務,如智慧零售中的數位行銷看板與POS機,結合大資料等運算模式能快速辨別消費者的年齡、性別、是否為VIP、過去消費習慣等資訊,市場深具潛力。

他說,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人臉辨識系統,採用的都是舊式2D人臉辨識技術,僅依據臉型、眼睛鼻子和嘴巴的相對位置進行身份判別,雖然技術已算是成熟,但因為僅憑2D平面進行識別,存在可能利用照片或影片就可順利通關的疑慮,形成安控上可能的漏洞。但近年來越來越多廠商投入3D的人臉辨識方案,將會有助於提升辨識的準確率與安全性,因此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集邦諮詢預估,全球人臉識別產值在未來5年將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1.6億美元增長為2019年4.3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8.04%。而亞太地區將成為最主要的增長市場,在全球占比近60%。

國海證券則認為,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以上。同時伴隨識別準確率及識別速度提升,人臉識別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閘道、安防等方面有望打開增量市場。當前結合深度學習,人臉識別在複雜場景下的人臉識別率已達到99%,包括商湯科技、工大高新在內的眾多廠商也已推出相應產品。在鐵路、金融、教育等多領域應用案例逐步湧現。2017 年有望成為人臉識別產品快速普及的元年。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